“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该如何解——兼与问道华夏先生商榷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10 00:16:21
问道华夏先生是我在头条号上最为尊敬和重视的作者之一,他对《道德经》的理解我认为基本上是切合老子本义的,他的许多观点对我也很有启发。但也有个别地方不太认同,比如对“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理解,问道华夏先生理解为:强调从事物的起初、源头做起,防微杜渐,而不是等事态扩大以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强作乱为。 这个解释在先生的文章中多处可见,是先生最为鲜明的观点之一。这个观点也代表了主流的意见。而且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耳熟能详的名言加持之下,“从源头做起、防微杜渐”的涵义看起来更加确切。但仔细品味,这样理解会产生两个问题: 一、“治之于未乱”可以理解为“防微杜渐”,但“为之于未有”理解为“从源头做起”,这不是废话吗?什么事情不是从源头做起呢?问道华夏先生好像曾把“治未病”拿出来做比喻。我觉得“治未病”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既然“治”,治的就是病,只不过是病还没有出现症状;既然是“未病”,那就不是治,而是预防。而“预防”恰恰需要的是“无为”的方法,而不是“为之于未有”。所以,问道华夏先生这样的解释不太合乎情理。 二、如果说上边第一条的反驳有些勉强的话,那么我们来看看这句话在原文中的前后联系。贴一下64章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如果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理解为“强调从事物的起初、源头做起,防微杜渐,而不是等事态扩大以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强作乱为”,那么后文的“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又做何解呢?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通过对这一章的反复思考,笔者认为类似问道华夏先生的主流解释可能是有偏差的。笔者不揣浅陋试析之: 要最大程度接近老子的原义,首先要搞清楚这一段的中心思想。这一段的中心思想就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我想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什么意思呢?即:不管做什么事情,要以万物的自然属性、客观实际、环境条件为出发点,而不是以自我知见、内心欲求、性格情绪为出发点。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的“无为”思想。问题华夏先生也多次强调“无为就是不强力干涉而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说明这一点是没有分歧的。那么继续逐句分析——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几乎所有的解释都把这“四个其”理解为“事物如何如何”了,即站在自我认知的角度对事物变化规律的客观描述,理解的时候就翻译为“事物在安静的时候如何如何,事物在未兆的时候如何如何……”笔者之前也是这样理解的。经过反复思考,我觉得这样理解是有问题的,问题就是与本章的“主题”不符。本章的主题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是对自我认知的提醒和警示,怎么一开始反而去讲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所以我认为这一句讲的不是“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而是“认知的规律”: “其安易持”,安即静,即思维在“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下才容易把持(对应第16章);“其未兆易谋”,未兆即没有欲念的时候(对应第15章我独泊兮其未兆),无欲无念的时候容易谋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思想里还没有形成执见的时候,那些自是、自见、自矜、自伐才不容易存留下来,形成认知中的“至坚”(见多个章节对于自是自见的摒弃)。【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承接前句,这一句仍然是在讲如何“认知”的。如果前一句是讲“认知的基本规律”,那么这一句就是讲针对这个规律我们应该如何“为”即如何认知和思维。“为之于未有”,即保证在思维里没有“自是自见自矜自伐”的前提下而去作为,换句话说不就是“无为”吗?不就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吗?“治之于未乱”,就是在你的思维还没有“乱”的时候就要注意去治理,始终保持“无”即“未有”,而不是让思维里的“有”来扰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句就不用多解释了,用在这里的意思是:好的思维习惯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以上所讲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方法”,那么就会始终如一做好事情。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句虽然用途非常广泛,但在本章里,只能是用来强调好的思维和认知习惯养成的,不宜做过于宽泛的理解。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如果前边讲的是理论,接着的这一句讲的就是实例。如果不遵从认知规律,不按老子所说的认知方法来做事呢?那就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如果不辅万物之自然而敢为、坚持自是自见自矜自伐,结果就是“败之”“失之”了。并且用“圣人”和“民”做事的不同方法不同结果进行对比,一目了然。这里的“慎终如始”讲的就是自始至终坚持“无为”。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在上文中,道理也讲了,实例也有了,正反也对比了,那么这一句就是总结了。“欲不欲”和“学不学”是对“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认知方法的具体化。 “欲不欲”就是“为之于未有”的具体做法:当你心里还没有对“难得之货”产生概念的时候,就保持这种“未有”的状态,也就是对欲望产生免疫力。有多少贪官不就是因为不能“为之于未有”,从一星一点被腐蚀,只知道“生生之厚”,最后“人之生,赴之于死地”了吗? “学不学”就是“治之于未乱”的具体做法:当你心里还没有被知见、欲念等扰乱之前,就要提前预防治理,就是对负面的东西构筑防火墙。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的人是智者,从自己身上吸取教训的人是聪明,不吸取教训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的人是蠢货。所以要“复众人之所过”。 所以: 为之于未有=欲不欲:在思想的未有静虚中把持无为之为。治之于未乱=学不学:在思维的未乱未兆时谋求无事之事。基于以上的再学习、再探讨、再研究,对第64章重新翻译如下: 思想在安静时容易把持,思维在未成时容易谋求。没有形成执见时容易消解,没有产生欲念时则容易消散。基于以上的认知规律,我们要在未有静虚中把持无为之为,在未乱未兆时谋求无事之事。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撮泥土;千里的远行,始于脚下的第一步。主观干预反而容易失败;过度执着反而容易失去。因此圣人自始至终无为做事才不会招致失败,自始至终无所执念也不会遭受损失。人们做事,常会在成功的边缘功亏一篑。若自始至终都能无为审慎,那就不会溃败。因此,圣人以不欲为欲保持虚静,不以难得之货物为贵;以不学为学汲取教训,对照反思众人经常犯的过错。以遵循万物按其自然规律本性发展而不会妄加干涉。 更多学习心得可关注本人的【甚易知甚易行版道德经通译】
0 阅读:0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