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龚进辉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将近,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热度依然不减的直播带货。
前不久,曾出演知名电视剧《小兵张嘎》中“嘎子”一角的演员谢孟伟再次卷入舆论漩涡,直播带货中称“原价8999元手机卖1999元”,但实际上只要1880元就能买到,不仅被网友吐槽“我拿嘎子当童年,嘎子拿我当龟田”,更被质疑存在价格欺诈行为。
更早之前,以飞轮海组合出道的辰亦儒在直播间与品牌方上演一出砍价戏码,被网友调侃为“演技巅峰”。有眼尖的网友发现,所谓的品牌方是“老演员”,时常出没在各大明星直播间,且辰亦儒砍下的价格和平时售价一样。恕我直言,明星直播带货上演吵架式砍价,基本上都是剧本、套路。
要知道,商家在与明星背后的MCN机构签订直播合同时,产品价格和优惠机制早已谈好了,不会出现临场变卦的情况,而且明星的口播文案也是由商家提供的。而这种砍价剧情之所以频频上演、屡试不爽,原因在于“节目效果”真的非常吸引人,通过制造出仅上架十秒就下链接的紧张气氛,让消费者以为觉得自己捡了大便宜,顾不上产品真不真、值不值,就一股脑地抢单。
但一旦你入戏太深当真了,那十有八九踩坑了。相比其他电商平台,直播间售卖的商品并没有太大优惠,有时甚至比别的平台活动价更贵,产品质量也不见得有多好,到头来吃亏的只有自己。
众所周知,作为新型电商营销模式,近年来直播带货持续升温,流量变现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吸引无数主播、明星、MCN机构、商家、平台入局,也在无形中滋生诸多乱象。尽管政策监管、平台治理在不断与时俱进,但尚未彻底根除乱象,坑害商家和消费者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行业健康、稳健发展。
商家方面,坑位“合同游戏”让他们累觉不爱。既然选择直播带货,商家必然看重主播带来的实际销量。由于主播和MCN机构在直播带货中占据较高的话语权,偏弱势一方的商家基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导致合同先天不合理,即商家享有的权利少,承担的义务多,主播则恰恰相反,合同对其没有明显的约束。
签订不合理的合同,直接导致商家不被MCN机构重视,甚至出现被戏耍的局面。比如,到了合同约定的开播时间却一拖再拖,且拒绝退款;主播或明星的带货能力被夸大,产品推销不出去,或者数据注水,后期退货率极高,但坑位费照收不误,承受损失的只有商家。
“交钱签了合同,机构找几个主播直播,象征性地直播几场。看到销量不好,商家没耐心了,就会主动提出解约退款,他们就能赚到这笔违约金。”商家廖先生直言这就是“合同游戏”。扎心的是,商家不仅被MCN机构,还要时刻提防被招商中介坑。
当坑位费成为商家与主播合作的入场券,正被越来越多人盯上,并衍生出灰色产业链。在直播招商群里,充斥着“直属商务”“中介”“托管”等招商人员。他们本质上是干着中介的活,有人打着“主播直属商务”的旗号招商,很容易钓到新手商家。由于MCN机构、主播与品牌方之间信息不透明,有时就会上中介的当。
这群游走在行业灰色地带的中介,有的承诺保量业务,收了钱,便销声匿迹,有的拿着一份假报告行走江湖,还有的借着大主播资源筹码,抬高坑位费……最终,不仅让商家吃了哑巴亏,还严重损害主播口碑。
消费者方面,全民直播时代,但凡有点名气或资源的人都加入到主播大军中,想要获得消费者认可,产品质量的把控至关重要。由于产品链条比较长,决定选品是一项非常精细、复杂的活,没人能确保万无一失。强如李佳琦、疯狂小杨哥、罗永浩、东方甄选等头部主播也出现过翻车现象,那些对产品不了解、纯属玩票的明星带的货难免存在更多漏洞。
刘畊宏夫妇曾在直播间售卖假燕窝、戚薇卖的某知名品牌面膜卷入售假争议、职业打假人王海质疑疯狂小杨哥销售的金正破壁机和绞肉机涉嫌虚标功率......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些自带流量的主播在直播间售卖不合格产品,暴露出选品把关不严的通病,不仅辜负广大粉丝的信任,还让消费者白白蒙受损失,极不负责任,被质疑割韭菜。
对于消费者来说,想要防止踩坑,必须擦亮双眼,既要学会分辨各种表演砍价的套路,也应避免落入低价陷阱,不能一味贪便宜。都2023年了,希望直播带货能正本清源,回归商业本质,即商家提供好产品,消费者为好产品买单,主播从中起到催化、撮合、转化的效果,少一点套路多一点诚意。只有这样,行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