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婚姻才是人性的真实反映,古代婚姻多数披着一层道德的外衣

无知的求道者 2022-05-25 22:19:27

去年在一家餐厅吃饭,然后看到一对夫妻在面红耳赤的吵架,女方说结婚前,南方不是这个样子的,现在露出了真面目,觉得是对方骗了自己。

而男方也不甘示弱地说,自己并没有骗她,并表示是对方骗了自己,女方在婚前婚后完全是两个样子。

然后双方都觉得对方骗了自己,并开始步入僵局。

这可能就是婚姻的真相,人前光鲜亮丽,人后就窟窿满地。而餐厅的其他人,可能都是这对夫妻的缩影。

人到中年,谁知道怎么就变了呢?从前十分相爱的两个人,在岁月的侵蚀下 ,最初的那些情感,激情在一点点地消耗殆尽,开始变得有些陌生,甚至于相互生厌,既陌生又熟悉,有时候连一个最普通的朋友都不如。

难道真是环境导致的吗?

也是,也不是,为什么这么说呢?

环境只是诱发因素,而婚姻的体质是决定是否长久的主要因素。

也就是说,天气变化容易导致感冒,但是如果你好好经营自己的身体,自己对于环境的变化会有极强的免疫能力,会自主调节的。

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调节呢?

放弃幻想

只为金钱而结婚的人其恶无比;只为恋爱而结婚的人其愚无比。——约翰逊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好像一场“游戏”,必然存在其游戏规则,无论是情侣之间,还是手足之间,抑或是血缘关系之间,皆是如此。

也就是说恋爱有恋爱的规则,婚姻有婚姻的规则,如果以恋爱的规则完全左右婚姻走向,是愚蠢而幼稚的。

就拿爱情来说,两个人以情侣的身份公开示人之后,他们就必须面对一个新情况,就是必须接受单身时不会有的各种限制。比如时间上要相互配合,计划要高度一致,三观要尽量吻合等等。就连吃饭如此简单的事情,都要在时间,地点,口味上相互妥协,以证明对彼此的矢志不渝。

反之,如果男方酷似游戏,而女方极度厌恶游戏,那么对同一个事物存在两个极端情绪,可能这段关系并不会维持太久。有很多的女性经常会抱怨,我男朋友经常玩游戏,不务正业。

其实,从本质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私人空间,只要对生活品质不造成重大影响,也并无不妥。反之,女性每天逛淘宝买衣服和玩游戏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无非是希望以爱之名侵占对方的私人空间而已,人性是自私的,这点永恒不变。

也就是说,婚姻或者情侣的本质,是同意改变自己的习惯,所有的意识都要做出适当的调整,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觉悟,否则这段关系就很难维持。但是,我们永远也逃不出自私的本性。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人性使然的结果。

争执

而考验人性和婚姻关系孰强孰弱挑战会是一个品类繁多的项目。比如,谁看孩子,谁扔垃圾,谁做家务 ,教育经费如何分配等等。

而这些挑战,并不与我们之前所期待的婚姻吻合,或者说更大程度上是背道而驰,因为婚后一定会产生新的样子,新的样子一定要有新的互动模式,这完全与旧的期待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冲突,婚姻的危机也就悄然而至。比如,有了老人这一新角色,有了孩子,有了很多的新事物和新角色,这都将是对新模式能否制定的巨大挑战。

所以,从对婚姻的心理学角度来讲,你认为的完美婚姻,那仅仅是你个人的自我期待而已,是你的“自以为”,那只是一种幻想。以婚前所有的要求满足为依据,参考婚后也一定能够实现并期待,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完全是两种环境,而且差异极大,是存在极大的不对称性的。

任何一段美满的婚姻,都应该根据事实本质出发,放弃幻想,重新调理规则,就像约翰逊说的,只为恋爱而结婚的人其愚无比。将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分辨清楚,在两者共存的情况下,调整其比例关系,从这个出发点为逻辑起点,对后期的关系调整尤为重要。

婚姻

当代婚姻的规则指向在哪里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曾经这样表述,人类的现代行为有八阶:

1.生理的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

2.安全需要(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

3.归属和爱的需要(结交朋友、追求爱情。)

4.尊重的需要(尊严、成就、掌握、独立,地位、威望)

5.认知需求(知识和理解、好奇心、探索、意义和可预测性需求。)

6.审美需求(欣赏和寻找美,平衡,形式)

7.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

8.超越需要(身心体验)

我认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不单单适用于个人,也同样适用于婚姻的目的需求。也就是说,当两个个体组成一个大的个体时,双方的需求是否一致的问题。

比如说,其中一个个体倾向于田园生活的需求,而另一个个体倾向于城市生活,那么 ,两个人没有共同的婚姻目标,婚姻本身就极难维持的。就好像姜子牙与他的老婆一样,一个是修仙的,一个是讨生活的,几乎没有任何共鸣点。

比如,过去的人,离婚率极低,并不是夫妻双方的感情有多么深厚,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于婚姻的需求极低,如果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做划分的话,几乎只只要满足前三个需求层次就可以,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也就是说,丈夫需要有人替他处理内在事物,比如做饭,收拾家务,而妻子呢,需要一个强大的劳动力为他维持生计,比如孩子的生存,自己的生存。这样双方合作才能彼此帮助他们进入这个世界。

风俗

讲到这里,你会发现一个事实。当夫妻双方发生矛盾时,当老人出面解决时,永远是那句,也不愁吃,也不愁喝,现在的日子比我们那个时候容易多了,你们这要是干什么啊?是不是吃饱了撑的?

你们不要小看这句话,每一代人所说的话,都体验着一个时代的婚姻观念。第一句话反应是老人在向你们灌输他们那一代的“家庭观念”,就是有吃有喝这种简单的婚姻需求。他们那一代对婚姻的观念就是如此简单,男女分工十分明确,并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并被框入三纲五常的道德范畴,那时的婚姻,只不过是被强制披上了一层宗教和道德的外衣罢了。

老人的第二句话,也说得十分有道理,就是那句吃饱了撑的。

虽然他们懂得人一旦吃饱了喝足了,就会找点乐子。但是他们不懂婚姻也是一样,也会找乐子。即婚姻关系一旦满足了前三个需求,自然会转向第四个需求,即尊重的需要(尊严、成就、掌握、独立,地位、威望),比如个人空间的独立,就像上面说的男性玩游戏,女性逛淘宝的独立空间,比如车房的地位象征,事业成就的攀比等等。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从中周旋,却依然迷惘却无法解开谜题的原因。

所以虽然老人以道德规范强行压迫的方式进行周旋,却依然解决不了问题,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夫妻俩敢怒不敢言,表面维持完整家庭的假象,心理却有着无数的矛盾与仇恨。

所以,从这里你可以发现一个问题,目前的道德环境,只能禁锢马斯洛的前三个需求层次,一旦升华到第四个,就举步维艰了。人一旦有了独立的思想和地位的欲望,几乎很容易打碎道德的枷锁。

在《铁嘴铜牙纪晓岚》中,张铁林饰演的乾隆有这样一段话:

所谓恩科,就是施恩于天下士子,结天下的读书人以欢心。其实科举的第一要义,既不是选才,也不是化育天下。而是牢笼志士。让天下所有的聪明人全都进入到八股的牢笼里,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这样的话,他们就不会异想天开了,也不容易被歪门邪道所惑。那读书人安定了,即使有人想造反,也不过是一些草寇之流,成不了什么大事。

其实现代人的婚姻也是如此,之前是以道德名义牢笼婚姻,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妇女就业的机会大大增加,各种感兴趣的事物骤然猛增,道德的枷锁的承重能力也就被瓦解了,导致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

所以,目前现在婚姻的指向大多向“乐子”方向发展,即尊严、成就、掌握、独立,地位、威望。再也不是柴米油盐这么简单了。

牢笼

调整婚姻的四个互动规则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婚姻问题上可以不考虑社会关系,我的意思是说自然关系的影响比社会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他甚至可以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而且在爱好,脾气,感情和性格方面是如此严格的要求双方相配,这样一对彼此相配的夫妇是经得起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的袭击的,当他们一块儿过着穷困的日子的时候,他们比一对占有全世界的财产的离心离德的夫妻还幸福得多。——卢梭

卢梭的这句话,差不多已经直指婚姻问题的本质了。

如果说传统式的婚姻指向是柴米油盐,那么他们的规则就是劳动分工的规则,即男耕女织。

那么,现代的规则已经趋向于“婚姻乐趣”的发展方式,那么,之前的规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婚姻。

当时,换汤不换药的是,无论是传统式的婚姻,还是现代式的婚姻,无论其婚姻规则方法论如何变幻,都始终逃不出方法论的逻辑前提,就是规范和义务。

就好像无论世界上的机械无论多么的繁杂,都逃不出力学和热力学定律的底层基础。

婚姻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说男耕女织是规范婚姻的旧版本,那么,新版本的婚姻也必须以规范和义务为根基,即相互尊重,相互成就,尊重彼此独立和地位,相互包容,等等一切。

也就是说,既然柴米油盐的问题已经不是大问题 ,那么,人格自由的互动规则则变成了现代婚姻的主要轴心。

他不同于柴米油盐,吃两个定时定量的馒头就可以解决的传统问题。

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主观问题。比如说,我给你多大的尊重才算是尊重呢,我给你多大的欲望满足才算有乐子呢,我给你多大的独立空间才算尊重你的独立呢,随便玩游戏,还是随便逛淘宝?

这已经不是“老许,我给你找了个媳妇,你能管饭就可以”这么简单的胃容量的问题了。

就是因为这个问题久久不能解决,所以婚姻的厌倦和挫折感不久就会入侵,除非靠异常有力的外在因素维系,比如孩子,否则人际关系就会被破坏无遗。

心碎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能简单地从人性的批判来解决这个问题了,因为人性升华到这个程度是早早晚晚的问题,只能从社会行为学的角度来考量。

有句话说得很对,清官难断家务事,每个家庭的环境并不同,用同一剂良方,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家庭问题,更有甚者,可能会将婚姻从一个坑误导到另一个坑中。

所以针对每个家庭的方案,都具备一定的“独特化”和“针对性”,然后在进行重新整合。

比如说大家都用宽容做良方,那如果其中一方吃喝嫖赌败家子,这还咋宽容呢,借钱去支持和宽容吗?

所以,如果要有一段相对美好的婚姻,需要以下四个规范:

第一,婚姻一定要有原则性。

古罗马雄辩家西塞罗说过这样一句话:

要得到完全的自由,必须先臣服在一套法律之下。

换言之,法律之外是深渊,法律之内才是有原则的自由。任何与法律抗衡的行为,无异于将全家拖入无边地狱。

此外,道德上的原则性也必不可少,比如欺骗,相互算计等等,都是导致感情破裂的根源。

第二,婚姻一定要有目标性。

夫妻双方需要计划一种心之向往的生活方式,比如孩子如何教育,实现某种共同的理想,信仰相同的宗教。

当然,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规范和义务间的合作。所以家庭成员间复杂的互动关系演变为一种独特化的整合尤为重要。这将鼓励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发展自己的长处和特质,共同面向目标,甚至于在悄无声音间影响到其他人的互动关系。比如,男方善于交际,女方善于理财,对于目标的实现将是事半功倍的。

第三,婚姻一定要有乐趣性。

婚姻的终极目标在于其乐趣性,而不是两个零件的机械性配合,反之如果没有其乐趣性为动力源,两个零件也不会发生任何运转。在夫妻双方奔赴目标的同时,你们可能需要为对方买一块手表,或者手镯,又或者一起去旅游度假,或者玩各种趣味性的游戏。

当然,这也是当代婚姻观正在追求的目标指向,所以尤为重要。如果拥有百万资产的夫妻,每天忙碌于工作,枕边语寥寥无几,灵魂不能融合,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四,保持沟通通畅性

婚姻关系中,需要每个人都投入精力,保持沟通畅通,才能彼此融合,接近于“一模一样”。其实生活中,有“夫妻相”这样的说法,不单单指的是相貌,而是语言,行为,观念等等,这才是最成功的婚姻。

反之,如果一方不知道另一方的烦恼,如何能做到体谅呢?导致的后果可能就是情绪传染,会随时对伴侣或者孩子无缘无故的发火,最后导致全员情绪爆发,谁都不搭理谁,双方这时就更难有机会化解可能发生的紧张情势。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误会就会日益加深,直到关系破裂为止。

如果夫妻俩真正能做到全方面的心灵互通,岂不是每日是七夕。

在《生命与意识的省思》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不应让问题变成情绪上的负担,使心里乌烟瘴气。一日我们在情绪上失控,就会被这些问题虚耗精力,心情容易愤怒、恐惧、担忧和焦虑。

这个世界免不了有问题存在,就像有坏天气一样。不过,我们知道生气根本无济于事。问题就是问题一因此,不需要用负面的情绪去应对。

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有工作上的问题,跟邻居、家人处不来,谁都有这些问题,就像大家都得面对同样的天气一样。

因此,除了接受事实,没有其他的方法,我们不需要生气、心烦,恐惧也于事无补,通常只会造成伤害。

如果我们不让问题变成情绪上的负担,就能保持肯定的态度和灵性的祥和,这才是最重要的。

世上没有两片同样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性格脾气完全一样的人,所以好的婚姻不是你改变我,我改变你,也不是一个人清醒,另一个人始终闭着眼,而是在互相体贴理解,互相适应和包容中共同学会成长。

0 阅读:70

无知的求道者

简介:扩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全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