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农民起义的第一站,想必很多人都对那个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心有戚戚。
暴秦14年而亡,陈胜和吴广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也是被逼无奈而起义。
这次农民起义毫无意外的败了。
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起义失败的原因当然有很多,比如内部缺乏凝聚力,人员复杂,很难形成合力。
比如秦朝的军事力量强大,和这些放下农具举起武器的农民来说,军人自然是占有优势的。
但本期台台君并不想探讨农民起义失败的深层原因,而是在当时情况下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句子。
当时是什么情况?是秦朝大一统,不再搞周天子的那一套诸侯制度,而是天下权力归于皇帝一身,这叫郡县制。
这套制度怎么样呢?现在来看,当然没问题。
可秦朝第一个玩,玩了14年,把自己玩没了。
那分封诸侯这一套的周朝多少年?东西周合在一起那可是790年。
你看,至少以当时人们的眼光去看,似乎回到周天子时期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但此刻已经天下大乱了呀,所以陈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喊出来是干嘛的?就是给自己称王用的,这也没个“周天子”给我封,我就自己封,封了个自己“楚王”。
但他的楚王没人承认,所以又加了个“张”字,叫张楚。
这就有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第一个分歧,就是到底要以血统称王还是武力称王?
陈胜肯定是以武力称王的,这带来的连锁反应是什么?就是谁有武力谁就称王嘛。甚至于陈胜派出去的下属,攻占土地了也不听陈胜的了,自己先称王玩玩。
一时间楚王、赵王、燕王等等王,只要有武力的几乎都称王了。
这就勉强叫个“假王”时期,毕竟,没有合法性来源。
后来楚国项燕真正的后人项梁项羽也在江东起兵了,但之前有个“假楚王”陈胜呀。
虽然陈胜败了,但项家后人不知道呀,怎么办呢?就找到了楚王真正的后人,这个人叫熊心,是楚怀王的孙子,索性也叫楚怀王,啥都不做,就给全天下一个合法性的解释。
所以项家大军一过江东,凝聚力几乎是空前的,那些被秦军打散的起义军也纷纷来投。
这下那些拥有军事武力的人知道怎么做了,纷纷找来以前的六国贵族,让他们称王。
这就算个“真王”时期。
好了,限于篇幅,故事就不多说了,从“假王”到“真王”,似乎历史的进程还是否定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词。
我们从今天去看,血统这个东西除了西方比较讲究,国人已经很少去管了,要实现阶级跨越就是要勤奋、机遇。
可古人不讲究那些,古人觉得什么呢?就是法理的延续性和正统性嘛。所以才有了“师出有名”这个成语。各位看客老爷,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