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劫之财散人聚和财聚人散

渊海探心 2024-10-26 19:44:55

在命理体系里,

财和比劫是一对跷跷板。

这个跷跷板是指,

财重则比劫轻,

比劫重则财轻。

对应到现实社会里,

实际上就是财散人聚和财聚人散。

这句话出自《大学》,

它直接点明了财和人是负相关的。

如果需要人来一起帮你做事,

你得散财。

得做好分配,

得让大家发自真心的跟随。

所以,小气以及小器的人是得不了人的。

人多了,

能够一起面对官杀,

制伏官杀的胜算会大很多。

不论是共扛官杀,

还是说,比劫生了食伤来制官杀,

都是抱团面对官杀时的生存法则。

官杀得到后,

又会有很多的财聚拢起来。

因为,不论哪朝哪代,

没有权力、武力保护的财富,

那是任人宰割的。

因此,官杀在手时,

财自动聚集来生官杀。

这样,有了更多的财之后,

又可以更好的分给比劫。

这样的模式,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最终席卷全域。

其发端,

就在一开始的散财而得比劫。

那么财聚人散呢?

走的是相反的路径。

把利益看的太重,

把人才看的太轻,

最终团队里人才受了委屈,

只能走到自己的对立面,

帮助别人出谋划策,

对付自己。

所以领导者,

如何做好面对比劫,管理比劫,制衡比劫,

才是最大的学问。

不然,比劫成了反对派,

自然孤立无援了。

历史上,有两个人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一个是刘邦,一个是项羽。

司马迁对老刘家有怨气,

他笔下的刘邦和项羽所得到的描述和评价是和大众对胜利者伟光正形象相反的。

所以说,得罪谁也别得罪书生,

不知道怎么编排你呢。一笑。

但不论他怎么写,

有几个事实是无法抹杀的。

那就是刘邦善用人,善得人,

项羽不善用人,不善得人。

刘邦本人的军事才能也不低,

但他能容比自己厉害的韩信。

韩信讨封假王,刘邦直接给了真王。

刘邦是真舍得。

所以刘邦在争天下阶段,

完全实践了财散人聚,

财尽分比劫的原则。

并且,刘邦自己评价自己说,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也就是说,他能把比劫所生的食伤用到极致,

什么是比劫所生的食伤?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张良的食伤。

镇国安民,后勤保障,是萧何的食伤。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韩信的食伤。

这是用比劫之食伤到极致的典型代表了。

反观项羽,本来天下英雄纷纷在帐下听令,

但由于其听不进部下意见,嫉贤妒能,

导致身边的能臣良将纷纷转投刘邦。

这是既不能很好的利用比劫所生的食伤,

也不能喂足够的财给比劫,

比劫自然走到自己对立面。

项王有一范增还不能用,

所以个人孤勇再厉害,

也只能当个好将军,

当不了天下的君王。

由此也可见,

政治是什么?

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把朋友搞得多多的。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绝对是人才。

千万不要小瞧比劫,

得比劫者,得天下。

1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