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桂系悍将,曾经给红军造成过重大损失,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做出的贡献却赢得了国人的尊敬,临终前,他没有交代家事,也没有给子女留下遗嘱,而是只说了一句:“我不行了,希望你们努力抗战,莫让日寇窜进大别山。”在场之人无不动容。他就是桂系大将廖磊。 廖磊是广西陆川人,1907年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1914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从保定军校毕业后,廖磊并没有回到桂系当兵,而是投到湘军赵恒惕部下当兵,由于他作战勇敢,每次作战必身先士卒,所以他在湘军中的职务一直在不断的上升。1928年,湖南军阀唐生智被李宗仁打败后,廖磊与何键、叶琪、李品仙等湘军将领投降桂系,此后他们成为桂系的中流砥柱。 在桂军中,廖磊是仅次于李宗仁、白崇禧、李品仙的猛将,桂军打的仗廖磊几乎全都参加了,尤其是在中原大战中,廖磊表现非常出色,李、白二人对他也非常信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在此之前,由任弼时、萧克率领的红六军团已经作为先遣队出发了,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穿越湖南、广西,抵达贵州甘溪。 国民党军这边则集中了广西、湖南、贵州三个省24个团的兵力,对红六军团进行阻截,统一指挥的正是廖磊。 由于情报失误,红六军团在甘溪一带遭到廖磊所部的阻击,激战半个多月,红六军团虽然作战英勇,但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还是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全军从9000人锐减至不足4000人。 甘溪战役后,廖磊又率桂军第七军参加了湘江战役,在龙胜县阻击彭老总率领的红三军团,给红三军团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廖磊被任命为第二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七军军长,同年10月升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七军军长,率第七军、四十八军开赴第五战区抗日。淞沪会战时,廖磊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几昼夜,消灭敌军6000之众,收复70余村庄。 1938年,桂系在大别山地区组建了鄂豫皖边区游击部队,廖磊以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身份兼任豫鄂皖边区游击总指挥、安徽省主席、省保安司令、省军管区司令。而廖磊也在大别山地区搞得有声有色,安徽也成为桂系的地盘。 抗战初期,廖磊曾与新四军合作抗日,邀请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到干训班讲演,宣传抗日。当国民党当局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时候,廖磊受到国民党CC系和新桂系内一些高级将领的责难。廖磊本已患有高血压症,加上受了各方面的刺激,竟至一病不起,于1939年10月23日因脑溢血去世。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二级上将。 廖磊的去世,对桂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逝世后,周恩来、叶剑英赠送挽联:百战仰勋劳,当时江右联镳,共誓澄清穷极塞;一瞑为寂寞,此日山阳闻笛,遥看涕泪满江淮。 李宗仁晚年提到廖磊时也回忆说:“廖磊在大别山苦心孤诣经营的结果,竟形成令人羡慕的小康之局。······廖君死时,大别山根据地内的军政设施已初具规模。”
他是桂系悍将,曾经给红军造成过重大损失,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做出的贡献却赢得了国人
理科男是个历史小迷弟
2024-02-27 23:14:05
0
阅读: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