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许都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心理学家讲课时,让学员按照自己心中的重要程度,将伴侣、父母、儿子、朋友排序。
许多学员将父母、儿子排在第一位,然而,其中有位学员的排序却是伴侣、儿子、父母、朋友。这位学员的理由是,儿子是自己的骨肉,但长大之后会离自己而去。随着自己年龄增长,父母也会离开世界。唯一能相伴一生的,只有伴侣。
可见,伴侣在人生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选出一个好伴侣呢?苏格拉底的麦穗理论给出了答案。麦穗理论:选出适合自己的理想伴侣“怎么样才能找到我的理想型啊?”有许多朋友问我道。其实,不止现在的我们有这样的困惑。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就曾请教过苏格拉底:如何才能找到理想伴侣?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们,而是把三个弟子带到了一片金黄色的麦田前,让他们从中选择一支最大的麦穗。要求是,整个过程不能回头,且只能摘一个麦穗。第一位弟子刚进麦田,就迫不及待选了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麦穗。结果,继续往前走后发现,有很多麦穗比自己手中的更大。第二位弟子进去后,心里想着自己一定沉住气,挑一个最大的麦穗。他挑挑拣拣,不自觉已经走到了麦田的终点,只好无奈地选择了一个麦穗带回来。第三位弟子吸取了前两个的教训,把麦田分为三段。在第一段1/3的麦田中,将所看到的麦穗分为小、中、大三类。在第二段2/3的麦田中,对前面所分的三个类别进行验证。然后,在最后的第三段麦田中,选出一个最大的麦穗。选择麦穗,就像我们选择伴侣。有些人匆匆忙忙,到了适婚年龄,就随便找了个还看得过去的伴侣。运气好的话,两人相安无事也能过下去。运气不好的话,婚后日子只会是一地鸡毛。有些人眼高手低,深信自己能遇到更好的人。结果便是,错过了那个最合适的伴侣,也错过了最好的年华。人生没有回头路,一旦错过,就不能重来。根据麦穗理论的启示,我们会发现,人生中选择合适伴侣的最佳机会,一共有两次。儿女找对象的最佳机会按照大多数人的人生历程,苏格拉底眼中的麦田,是我们18-30岁这一年龄段。我们可效仿第三位弟子,将这段时间分为三份,这其实就是儿女找对象的三次最佳机会。第一次机会是在18-22岁,是第一阶段。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刚刚从高中毕业,进入了大学校园。这时,我们可以多接触一些异性,也可以试着谈段恋爱。这一阶段,我们需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我需要什么样的伴侣?第二,我能匹配到的最好伴侣是什么样的?在选择伴侣的过程中,可以从三个维度考虑:外在相貌、内在性格与三观和社会附加价值。需要注意的是,“麦穗理论”中“最大的麦穗”,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所谓的“最大的麦穗”,就是最适合自己的伴侣。
第二次机会是在22-26岁,许多人离开校园这个象牙塔之后,之前潜藏的性格和需求会在社会的磨练下展露出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验证第一阶段的答案是否正确。一方面,自己所设定的择偶标准,是否真的满足了自己对理想伴侣的核心需求。另一方面,自己的综合条件能否与理想伴侣匹配。毕竟,势均力敌的爱情,才能体会到更多乐趣,也会更长远。26-30岁,是最后一次机会。经过了前两阶段的仔细了解,到了做出最终抉择的时期。在做决定时,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即我们不可能找到整个麦田中“最大的麦穗”。我们能找到的,只是在被归为“大麦穗”中的其中一个。这涉及到赫伯特·西蒙的满意决策模型,由于人认知的有限性,无法考虑到事物的方方面面。因此,对象让自己满意时,即可做出决策。西蒙在阐释这个理论时,曾举了一个例子:一个肚子饿了的人走进玉米地,如果抱着必须找到最大的玉米才吃的话,那他有可能到饿死时也找不到。同理,在选择伴侣时,如果抱着“我一定要找到最大的那一个麦穗”的想法的话,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理想伴侣。
这并不是让我们将就,而是避免过度追求完美。如果遇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伴侣,就可以考虑邀请TA一起度过余生。
先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再寻找理想中的伴侣好事多磨,在寻找真爱的路上,总会遇到重重困难。并非所有人都能像苏格拉底的第三位弟子一样,能顺顺利利地找到“最大的麦穗”。比如,有些人经过了第一阶段的选择之后,发现自己完全配不上心目中的理想伴侣。再比如,过了30岁,仍然还没有遇见自己的理想伴侣。这时候,并不是没有补救办法。毕竟,人生不是一条固定的轨道,而是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如果发现自身条件与理想伴侣相差甚远,有两种解决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种是努力提升自己,先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再遇见理想中的TA。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婚姻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获得幸福婚姻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两个人都修炼自己,只有这样,婚姻才能相处愉快,没有束缚。比如,喜欢身材健美的伴侣,那么从现在就动起来吧,说不定在健身时就能遇到心动的TA。
另一种解决方法,则是破除太过死板的择偶标准。理想伴侣虽名“理想”,但一定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这意味着,参杂过多个人想象的“理想伴侣”,注定只能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之中。
罗翔老师有句很有出名的话,“爱具体的人,而非爱抽象的人。”既然已经决定寻找伴侣,这一条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伴侣与恋爱不同,恋爱可能只是因为一次对视、一次心动产生的荷尔蒙,就能成为恋人。然而,这样的恋爱大多都像花束一样,浪漫却容易枯萎。好的伴侣,不仅仅需要考虑外表、爱好等较为浅显的条件,相合的性格、一致的三观才是决定双方能否长久相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