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王振伟先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文学艺术创作出许多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此次“人民的瑰宝艺术家”,将推出当代优秀文艺工作者与文艺界先进典型,他是人民喜爱的艺术家,有着坚定的崇高理想、追求卓越的艺术创造,扎根生活的精彩实践,始终为人民放歌,为时代立传,在艺术上塑造文艺之美,在生活中展现德艺双馨的崇高品质,从而将个人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融入构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为时代放歌、为祖国抒怀,努力创作出融人民性、时代性、创新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让世界领略中国文学艺术之美。
王振伟(网名:奇峰),浙江省杭州临平人。1980年10月参加工作。1986年,浙江省粮食干部学校学习。1993年,金田杂志社特约记者。1996年,荣获北京艺强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举办的首届跨世纪新闻信息宣传与文学艺术创作大赛优秀奖。2009年开始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包括政治、文学艺术、历史、社会性等文章)。2021年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库、国学文化传承师。北京暹华文化研究院会员,香港美术家协会会员。被聘苏州板桥书画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总监。大型党员故事系列报告文学作品《初心映照党旗红》特邀首席顾问编委、大型报告文学作品《砥砺奋进新征程》荣誉副主编、《国家收藏·当代书画名家名录》特邀艺术家、《百年风云·党耀中华——新时代中华好儿女》荣誉副主编、《中国美术精品集》“德艺双馨艺术家”、CCTV今日视界特约艺术家等荣誉称号。2022年,出席2022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荣获“新百年·新征程”文化标兵奖牌及“新百年·杰出文化传承人” 荣誉。2023年荣获“中国文学艺术界年度人物”。2024年全国两会“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文章先后入编《流芳中国》两会特刊(百名文化界代表献礼全国两会)、《初心映照党旗红》、《砥砺奋进新征程》、《中国近代美术通史》、《国家收藏·当代书画名家名录》、《中国美术精品集》、《国家宝藏书画辞典》、《中国当代书画鉴藏》、《中国艺术领袖》、《艺术百年当代书画史》等等。
王振伟论文 (作者:王振伟)
谈艺术思维及认识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艺术思维,又称“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并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加工、提炼,塑造出艺术形象的创造性的思维。它从生活中吸取创作材料到塑造艺术形象,这整个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即通过实践由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但形象思维又有其特殊规律;它一般不脱离具体的形象,而只是舍弃那些纯粹偶然的、次要的、表面的东西。它与逻辑思维相辅相成的,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文学艺术家的思维是在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综合的基础上,选取各种各样具体的感性材料,通过想象、联想和幻想,并伴随着强烈的感情和鲜明的态度,运用集中概括的方法,塑造出完整而富有意义的艺术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文学艺术思维创作者的世界观,也是受其对社会生活的熟悉、理解程度的指导和支配而制约。当然,有丰富的艺术修养与创作经验的人,对正确运用形象思维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而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研究,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能力,也就是一种思维能力。当然,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对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考,也是一种艺术思维;想象也可以说是一种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人类从事物中自然而然地以人的性质、感觉、甚至是意图的能力。思维和认识实际上就是我们对生活的“体验”,我们从客观事物中观察、对比、分析、研究,从中提炼出认识思维,然而经过想象、加工,创造出典型的文学艺术作品。比如,郑板桥画“竹”,他首先要对“竹”客观的、不同角度层面的观察,在风雨中的不同形态,并了解“竹”一年四季的生长习性及特征,经过艺术的创造性思维的提炼加工,成竹在胸,因此,郑板桥画的“竹”栩栩如生,不仅有竹的特征和特性,而且还有人赋予的精神。再比如那些文学名著,西游记、红楼梦等等,也是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加工,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在从认识中提炼出社会生活的共性,经过文学艺术的思维,创造出典型的文艺作品。事实上,文学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作品就是对生活的体验和认识的反映。一个作家、艺术家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和远见卓识,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艺术思维、创作出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当然,这里也包括文学艺术家的思想和立场。
谈文学艺术及作用本文来谈谈文学与艺术的区别和作用。文学一般来说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映。我国先秦时期曾将哲学、历史、文学等书面著作统称为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将文学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等四种体裁。现代专指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又称“语言艺术”。文学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因此在有阶级差别的社会里,文学是具有一定的阶级性的。而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中的劳动与实践,也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作者总是会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来认识、反映和评价生活,因此艺术总是反映了一定阶级的利益,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步的艺术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塑造典型形象,反映一定的生活本质,具有认识社会生活和鼓舞、教育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并多方面地满足人民大众的审美需要。落后的艺术往往歪曲现实生活,散布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追求低级趣味,阻碍社会的进步。由于表现手段和方式不同,艺术通常分为: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根雕;语言艺术,如文学;综合艺术,如戏剧、小品、电影等等。我们一般把文学艺术结合在一起统称为文艺。人们对于各种文艺现象的总的看法和主张。如对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文艺运动、文艺发展规律以及文艺的社会功能等的探讨和见解,称为文艺思想。在不同阶级有不同的文艺思想,各个阶级的文艺思想都反映了本阶级的世界观,并影响本阶级的文艺实践。因此,文艺带着一定的阶级性和倾向性。然而,现实社会已经很少有人去研究探索文艺的作用,文艺是如何为社会的长治久安,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看看现在社会上流行的短视频,崇拜绝对强者和权力,说白了就是在推行丛林法则,弱者成了垃圾。这种文艺怪像的出现,也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而这些作者考虑的是如何把文艺变成个人的财富,没有考试社会的责任,因此很多文艺作品已经失去了思想和灵魂,失去了社会的责任感,成为了赚钱的工具,违背了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方向。下篇谈社会主义新文艺。
谈艺术与上层建筑上篇谈了生活与艺术,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因为艺术原本来源于生活也在服务于生活。本文来谈谈艺术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其实艺术不仅仅接地气,也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因为,文学艺术是阶级社会的体现,它同样也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模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服务对象时,文学艺术发挥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但艺术在不同的阶级社会里,艺术就会服务于不同的阶级、党派、宗教的需要。艺术在不同时代、不同制度、不同民族都有它现实的一面,主要思想是反映现实。而这个现实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人文思想及其经济宗教等。因此,艺术是根据时代、环境、人文思想的变化而变化。什么样的时代就会出现什么样的艺术作品,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比如,在不同时代,画家、作家、作曲家所创作的艺术形象、主人公、典型、性格等都会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由艺术的想象力来决定的,而是首先以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社会关系、不同的心理和生活、不同的习俗以及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来决定的。因为,艺术是一种思想形式,是阶级社会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换言之,艺术就是上层建筑需要的或者塑造的一种思想形式。当然,这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艺术的作用。然而,社会上有些人认为,艺术应该远离政治,应该是风花雪月式的,给人欣赏娱乐的才是艺术。其实这种人格局小了,而且没有思想。他们提倡的所谓纯艺术,只不过是想逃离社会,去过与世隔绝或者超凡脱俗的理想生活,这是一种幼稚的思维思想。事实上,艺术也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中所产生出来的上层建筑。它就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因此,任何阶级的上层建筑都会重视艺术的发展方向。文学艺术的重点是为现实服务。而这个现实就是当时的社会制度、民族民风、宗教信仰。因此,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目光和思维去评判不同时代的文艺作品,而是要站在当时的历史角度去看去理解文艺作品,从而吸取精华为我们所用。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有思想和生命力的。它不会随着统治阶级的消失而消失。相反,它的思想恰恰也是新的统治阶级所需要可持续的,这样的文艺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然而,社会主义的文艺,应该抛弃资本主义思想的那一套思维模式。而是要提倡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制度、新模式,把社会主义的精神风貌灌输到民族的血脉之中,创造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让社会主义思想精神代代相传。
论生活与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盆景、根雕等等,也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形状独特而美观的事物,如领导艺术、教育艺术、营销艺术等,也可以把形态美的事物称为艺术,比如,这个人的服装很有艺术味,这颗松树的样子挺艺术的等等。
然而,在大众的思维模式中,艺术往往停留在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文艺方面。很少会有人能想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存在着艺术。比如教师,一个优秀的懂得教育艺术的老师,他讲的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与学生产生共鸣,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思考创新能力。而有的老师只有对照课文读、诵、背,讲课枯燥乏味,让人头痛,自然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影响学生学习。比如领导者,一个懂管理的领导者,他所管理的部门有条不紊,办事清晰可见,会得到民众的信任与支持。而一些得过且过的领导,不仅累,办事粗枝大叶混时过日。
事实上艺术无处不在,但不是人人都能懂艺术。因为艺术可以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去理解,社会生活包罗万象,人不可能样样都懂。如一个艺术家,你让他要懂科学技术自然不行。如一个没有艺术欣赏能力的人,你非要让他懂艺术也是不可能的。
在我看来,对艺术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要根据每个人的认知、年龄、环境来决定,因为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能力都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同时,艺术也有社会性,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文学艺术也会出现社会倾向性,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至今没有改变。因此,艺术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制度的需要。
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都会不同,因为各行各业都在创新发展,而这种创新本身就带着艺术性,只不过能不能让人接受和认识就要看个人的认知能力了。
比如一个学生,对艺术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学生眼里的艺术与进入社会的人理解的艺术是不一样的。一个在深山长大的人,同一个在大城市长大的人对艺术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但不等于他们没有艺术欣赏能力,只不过他们的欣赏角度不同而已。因此,我觉得对艺术的欣赏理解,要根据一个人自身的认知能力来决定的。在什么样的年龄段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理解能力,经过什么样的教育也会出现层次不同的结果。人随着认知和格局的提升,对人生艺术的理解会不断深入,艺术的欣赏或理解能力是根据一个人的,年龄,生活环境,社会制度,教育和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一个懂得生活艺术的人,艺术就在他身边在他心里。说白了,艺术就是个人对事物相应的感觉能达到的程度的认知。
论思想与艺术性艺术作品的艺术性决定于艺术家的思想。我们不可能认为没有丰富生活经历和知识的人,创作出来的没有思想的作品是会有艺术性的。
一个艺术家的思想愈合乎真理、愈进步、愈有前瞻性,创作出来的作品就愈伟大,反映生活现象的范围就愈广阔,就越有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就越会达到艺术的完美性。相反,一个艺术家思想狭隘,没有格局,带着丑陋的眼光看事物,他们的作品自然不可能有艺术性,顶多是一种玩意而已。
艺术家首先要有思想,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体现在真实的艺术作品中,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有艺术性。
当然,艺术家要熟悉生活,要有丰富的生活材料,这种生活材料包括生活中的甜酸苦辣,荣辱成败,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复杂矛盾及关系等等。然后形成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理念,并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出来,这样的作品就会有艺术性。不过,任何艺术作品都要经过历史和时间的验证。
在艺术中要表达思想的基本手法就是生动的形象。能在文艺作品中创造出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远景,同时把作品中人物的神情面貌和性格特征表达出来,让读者、观众感觉到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生活,或者这就是希望和未来。
有艺术性的作品不是天然出现的,而是经过艺术家千锤百炼打磨出来的,这种千锤百炼不仅仅是艺术创作中的技巧和写作绘画方式方法,更多的是艺术家在生活中的磨练和对艺术的探索,还要有一颗保持不变,探索真理真实有良知的心。如我国的名著“西游记、聊斋志异”,虽然他们写的是神鬼故事,但它反映出了藏在社会背后的妖魔鬼怪,黑暗势力和潜规则,这就是一种艺术性的展现。比如绘画艺术,要达到有艺术性的高度,不是在家、课堂、画室画几幅画就能成为艺术家,作品就有艺术性,而是要无数次的写生、勾思、创作,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经验和知识才能绘出传世千古的艺术作品,如“清明上河图、五牛图、富春山居图”等等。
艺术家的思想和生活知识要变成他的艺术作品,就要让他的艺术作品说话,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绘画雕刻等,只有让他的作品说话,用形象来阐明他的思想,而这些形象同时也存在相互关系真实而毫无牵强的、自然的。那么,艺术家的思想就提升到艺术性的高度。这是艺术和思想的结合,也是千古以来艺术家的追求。
当然,真正的艺术应该给人带来极大的快乐和享受,培养人民的审美观,唤醒人民的艺术天性,同时通过艺术作品达到对政治和思想的教育作用。
论文学艺术中的典型与特点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典型就是现实中的最可以表达现象的艺术概括。因为在任何文艺作品中没有典型、特点的存在,作品就没有生命力,就会脱离社会,脱离生活。但文艺又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形式。虽然文学艺术反映社会和人民生活,且不同于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他们同样都在研究社会生活,揭示一定社会力量的本质、一定社会现象的本质。但文学艺术家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特殊形式,用真实的形象塑造出社会需要的特殊人物或景观。如英雄人物的塑造,性格特征情感的描写。在现实人物的基础上,用夸张的笔法塑造出典型人物。文学艺术家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要塑造典型特色,也就是人物特点、艺术风格。从一般普遍中提炼出特色。比如英雄人物的塑造可以描写各种性格特征,甚至可以描写多重人格在一起的人物,创作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典型英雄人物吸引读者和观众。当然不能把英雄人物描写得贼眉鼠眼,委靡不振,意志消沉,出尔反尔,变化多端。这样的描写自然违背了英雄人物形象,民众不会接受,必定是文学创作中的败笔。再如在美术创作过程中的绘画,它们有各种风格特点门派,如国画、油画、水粉画、板画、工笔画、白描、素描、水墨山水画等。有抽象画派、写实画派、奇幻画派、风景画派、人物画派、宫廷画派等。当然中国古代还有不少门派,如,黄荃画派、徐熙画派、浙江画派、黄山画派、海上画派、六朝四家、南宋四家、金陵八家、扬州八怪等等。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理念风格特点创作出属于自己特色的作品。例如,近来我看到现代艺术家杨景和的奇幻山水画,给我一种亦真亦幻,新奇而真实的感觉,犹如进入人间仙境世外桃源,有一种空灵而轻松愉悦的感觉。这是作者独特的创新构思,追求变、奇、美,抓住了现代人喜欢新奇美的特点,吻合了现在社会发展变化和审美的要求。艺术家是通过典型来表明或表达社会关系的。他对各个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物描写都不同。从社会环境、冲突,情感变化,性格特征等等,而艺术家就要把这些共同特征描写塑造出来成为典型,使人们在情感思想上得到接受,这就是艺术创作。同样,在美术发展过程中也要寻找抓住人们的共同点,审美观,根据时代的变化,审美观的不同,在继承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地创造出崭新的,吻合时代的,能流芳千古的艺术作品。而不是那些随意的,丑美不分的,反人性的所谓的创新作品。
论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有相对独立性,但彼此的关系又密不可分。内容失去形式就会枯燥、无味、僵硬,缺少灵气。形式失去了内容就会空洞、表象、形式,或者成了技巧、色彩的重叠。别林斯基说过;“当形式是内容的表现时,形式与内容之间是联系得那么密切,以致如果使形式脱离内容,就意味着内容本身的消灭;反之,如果使内容脱离形式,也就意味着形式的消灭。”当然,在艺术中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离的,但不等于它们完全相同。例如,在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式的发展可能落后于内容的发展,或者内容的发展跟不上形式发展。但内容和形式在现实主义艺术中是不可分离地相互联系着的,它不能完全各自独立,也不能貌合神离、模棱两可地存在。当然,也不能把内容和形式混为一谈,否则形式很容易顶替内容,道致形式主义的出现。创造艺术形式的目的是为了再现艺术内容,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艺术内容,而不是相反的目的。在艺术创作中,内容是具有主要的价值作用,而形式的重要性是在于再现和展露这个内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形式往往喧宾夺主地存在。犹如你进入商场,一眼看到包装华丽的商品,尤其是营养商品的包装,一袋西洋参它的外包装可以放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夺人眼球,这就是形式在替代内容。在艺术作品中同样存在这种现象。一些人注重标题,一些人重视技巧,一些人偏爱色彩,把形式当成了内容。真正完美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用形式来表达内容展现内容。如黑格尔所说;内容必须通过形式而‘发光’, 也就是说形式的每一个成分必须被理解为唯一的、不可缺少的、最完善地表达某一内容的成分。只有在内容和形式的深刻的、有机的统一下,艺术家才能创作出真正完整性、完善性、艺术性和美的艺术作品来。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形式应该融化在内容中,让听众、观众、读者自然地跟着艺术作品的内容而走,使欣赏艺术作品的人自然而然地走进作品的内容和意境之中。
论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网红、抖音等等层出不穷,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通常套用固定模式来描写事物,有的甚至同一个内容改头换面编排出多种不同形式的作品,说白了就是模仿套用,只不过换了人或场景而已。在网络自媒体中这种公式化无创新的作品实在太多。也许他们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文艺创作,而是为了赚钱或娱乐。我们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公式化的解释:公式化是指文艺创作中套用某种固定格式来描写现实生活和人物性格的不良倾向,或者指不针对具体情况而死板地根据某种固定方式处理问题。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要创作出真正好的文艺作品确实很难。不管是文学家、艺术家,他们在创作文章、绘画等作品过程中都要投入大量的精神时间和物质财力。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去实践才能到达一定的艺术高度。他们要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改造自己的创作世界观,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创作水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粗到精,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风格。茅盾先生曾经说过;“文艺工作者研究的对象,既是形形色色、瞬息万变的社会人生,那就必须明白: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新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推动了新旧社会之代谢。因此,表现矛盾,并解决矛盾,是一篇文艺作品必不可少的基本任务。”(“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出版,第250页)然而,现代的一些文艺作品,已经演变成娱乐文艺,脱离了文艺的本质及作用,成了一种赚钱的工具,供人娱乐的游戏。因此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低俗的,公式化的文艺作品,原因在哪里?原因是我们缺少真正的文艺大师,更多的是用文艺来赚钱的大师。真正文艺大师的作品应该是反映人民生活,结合社会制度,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作品,能给人一种精神支柱和力量的作品。能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并能给人希望的作品。而现代的一些所谓文艺作品,往往用金钱来衡量,带着资本的属性。不管作品的好坏,伪造模仿,或者是公式化、形式化没有文艺性都无所谓,他们的目的就是让资本产生最大化的利益。因此,现在的一些文艺作品已经变了味,脱离了文艺的核心作用。
当然,出现公式化作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作者自己没有生活经验,只有套用别人的作品中的内容来模仿创作,或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不善于规划思考总结,不善于理性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中,因此创作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和深度,成了一种格式化公式化的文艺作品。
谈文学艺术创作与灵感文学艺术的创作以现实生活为唯一的源泉,但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加集中、更加典型。因为,作家、艺术家要经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研究、分析、选择、提炼、加工等等,才能塑造出艺术形象。当然,文学艺术家首先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文艺素质和素养,还要有丰富的想象能力,而且要有坚定的信仰和社会立场,才能有自己独立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在生活中观察、吸取创作材料和塑造艺术形象,整个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主要的思维活动和思维方式,是通过实践由感性认识阶段发展到理性认识阶段的过程,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促使思想得到解放。然而,在文艺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无法突破的瓶颈,这种瓶颈现象往往是文学艺术家自身文艺素养、生活经历、思维想象等所限制。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让他描写游泳的经验和过程,自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他必须亲自下水体验后才能感悟出游泳的困难、经验和技巧。又如绘画,一个初学者,你让他创作一幅有深意、有意境、有造诣的绘画作品,自然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他的生活经验社会知识文艺素养都没有到达这个高度。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都会出现自己的瓶颈时期,而这个瓶颈时期往往会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打破,从而进入新的高度。但灵感的来源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要有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艺术技巧的支撑,还要有高度集中的思想、情绪高涨思虑成熟,从而突然出来的创造能力。文艺家要有丰富实践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酝酿思考的紧张阶段,由于某些相关事物的突然启发,促使创作过程中探索的重要环节豁然开朗乃至得到明确的解决,这就是创作“灵感”。创作灵感并不是唯心主义者解释的只有极少数“天才”才能获得的灵感。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是经过社会纷繁复杂的生活知识的积累熔铸而成,是作家、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反映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也是作者世界观、价值观展现。当然,文艺创作不仅需要灵感,更多的是艺术冲动、艺术构思、艺术技巧、艺术夸张、艺术手法等等。还有艺术的社会性、责任感和为谁服务的问题,也就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题思想。文学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确定形式和结构,必须服从表达主题的需要。而主题具有阶级倾向性和时代特征。由于作家、艺术家的立场、观点或创作意图的不同,对相同的题材也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主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和艺术表现手法也会直接影响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因此,创作灵感也会根据创作者的意识形态的需要而出现,是符合创作者内心的思想理念和主题思想的,离开了创作者主题思想,灵感也就不存在了。
谈文艺、政治、经济的关系文学艺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文艺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作为文艺唯一的源泉是社会生活,它的发展变化,不仅为文学艺术提供了新的反映对象,注入了新的内容,而且促使文学艺术的形式不断地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完美、由单一到多样,以适应新的内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文艺脱离了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文艺就毫无意义,也就称不上文艺了。
当然,文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继承性和创造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但每个时代都会出现一批时代性的优秀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往往能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进社会的发展,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吻合当时社会、政治、文化需要的。
然而,文艺的主流核心思想是为政治服务的,而政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里都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权力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才真正服务于劳动人民。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文艺才脱离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低级趣味腐朽思想,从而歌颂劳动人民,服务于劳动人民。
但随着经济模式基础的改变,这种腐朽的低级趣味的文艺作品从新出现泛滥成灾。因为经济是一切上层建筑的基础。没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不成立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序言中说:“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会或迟或速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在生产的经济条件中所发生的物质的、为自然科学的准确性所确定的变革和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变革加以区别。”马克思认为,国家、法律和包括艺术在内的一切社会意识形态都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上层建都具有经济内容的思想形式。
事实上,经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是它的内容,而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是这个内容的思想形式,是它的上层建筑。因此,谁掌握了经济基础,并且开拓发展创新,就会形成新的上层建筑。当然,这种情况在我国历史上屡见不鲜,因为,我国的历史朝代是循环的,始终没有逃脱经济的循环周期圈,只不过是周期率循环的时间长短而已。
虽然文艺、政治、经济之间都相互独立,但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存在。归根到底文艺、政治、哲学、法律等上层建筑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和制约的。
谈自我意识和自我认识任何人都存在自我意识,因为这是人主体对自我的认识,也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重要区别和标志。从心理学角度讲,自我意识是指人对于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一种统一的思想意识。
这种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感觉、自卑感、自信心和自我控制等形式。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交往过程中,特别是语言和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认识自身和环境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如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际过程中,人们都会彼此认识和评价,这些评价会影响到个人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自我意识。另一种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自我认识,个人对自己心理和身体特征的研究而形成自我意识。直接的自我认识是通过自我观察表现出来,间接的自我认识是通过分析活动结果来完成的。从而通过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而形成自我意识。
然而,这种自我意识并非人人都能自我认识的。因为,有些意识来自于自然和习惯,有些意识来自于知觉、视觉,有些意识来自于社会环境,有些意识来自于传承和教育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无意识和认知的盲点。
人们对意识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事实上是在不断变化的。因为,人随着社会经验的不断积累,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提升,他的认识能力和意识都在不断进步提高。比如,人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和意识都各不相同。因此,人的意识和认识是根据年龄、社会经验、教育、环境等等的不同在不断地与日俱进,它永远不会停息的。
当然,在意识和认识过程中,也存在着错误和盲点,因为很多事物不能用表象去认识。比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从表象看,太阳绕着地球转,古代人都是这样的认识。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科技的理解认识,现代人已经没有人会认为太阳还绕着地球转,这就是认识的错误和盲点,而意识也往往跟随着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认知和意识往往会犯同样的错误,而这些错误自己也意识不到。因为在自我认识过程中,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准确的,因此在意识中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错误信息和盲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修正自我意识,使意识尽可能地少犯错误,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点,达到自我优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