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刚回来的时候,就跟身边朋友聊起这边酒的市场,包括这边人爱喝什么酒,多少度的酒,什么价位的等等问题。朋友们也都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了。
有的人说42度的好卖,低价位的,因为人们现在没钱,都觉得便宜的卖的好。
其实,每个人身处的环境不一样,见识也是不一样的,可能说的都有道理,因为他的圈层就固定了他的思维。
有个朋友说,他觉得100多块钱的好卖,因为他周围喝酒的,包括他平时喝酒都是这个价位的,便宜的酒不喝,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你听谁说的都有道理,要区别对待。
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市场感受一下,随后我去门店,饭馆开始去跑市场,结果却是失败告终。
这边人品牌意识比较强,小品牌的根本不认,山西酒就认汾酒,其他酒基本没有,或者说是有也几乎是卖不动,就是让人家给你代卖人家都不愿意。接连跑了一周时间,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样的,放到店里也基本没啥用。
这种情况其实跟酒好不好没关系,酒跟别的东西不一样,一般爱喝什么酒就喝什么酒,很少有改变的。而且一般比较认大品牌的,觉得可信度比较高。
这种情况下你再跑也没啥用,基本去哪都接受的几率很小。索性我就不跑了,休息一段时间再说。
没事的时候我就到处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机会。过完元旦,我就联系了一家市场上店铺,我去他那里摆摊试试,快过年了应该多少能卖点,而且自己也能让人品尝,这样也能增加客户的认可度。
就这样我开始了一个多月的摆摊生涯,总共摆出去八种酒,光瓶的低价位的—100元一件,一件12瓶,让人们品尝,说一百句好,不如顾客尝一口,只要他愿意品尝,说明他就是你的潜在客户,就有意愿想买。
第一天就卖出去一件零四瓶,算是小有收获吧。后面就用上喇叭开始叫卖,品尝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有点品尝完感觉不合自己口味是不会购买的。
一开始就是按照朋友们的建议,主要的是42度的酒,但是实际情况却是53度的比较好卖,因为一般逛市场都是年纪大点的人,他们一般爱喝高度酒,所以就导致高度酒走的比较快,最后光瓶酒高度的都卖光了。
相对于光瓶酒,礼盒酒便宜的基本没卖多少,反而是中档价位的,53度的卖了几十件,主要也是正好是在过年期间,人们送礼,过年自己喝,都是品尝过才买。
所以说,如果你自己不亲身经历一下,你就不知道还能有这样的收获,正好过年这一个多月时间,光瓶酒卖了41件,礼盒的卖了30件左右,整体还算可以吧。大部分卖的都是高度酒。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条路走不通时,要积极的想办法,终端不好进,那就自己直接针对消费者,让他们品尝,打消顾虑,拉近距离,增加信任这样就很容易成交。
现在无信任不成交,当客户信任你的时候,你的其他产品就很容易卖出去了,就在我卖酒的同时,我还卖出去不少养生醋,这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今天看到一段话感觉说的挺有道理的:穷人表面上最缺的是—金钱;本质上可能最缺的是—野心;脑袋里可能最缺的是—观念;面对机会时最缺的是—把握;命运中最缺的是——选择;骨子里可能最缺的是—勇气;改变上最缺的是—行动;肚子里可能最缺的是—知识;事业上最缺的是—坚持;性格中可能最缺的是—胆色,
希望这段话能对想赚钱的你有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