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凭什么上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竟是一个外国人起了决定作用!顺治十八年(166

忆霜看历史 2024-04-02 23:09:08

康熙凭什么上位?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竟是一个外国人起了决定作用!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皇帝因出天花而病危,选择继承人成了关键问题。 虽然大皇子已死,但还有二皇子福全。按照长幼排序,无论如何也轮不上顺治帝的三儿子玄烨,也就是后来的康熙帝。 关键时刻有一个外国的传教士说话了。 这个来自德国的传教士就是被顺治帝尊崇有加的汤若望。 1592年,汤若望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他,后来被保送到罗马的日耳曼学院研修神学,并做了一名专业的传教士。 1619年,汤若望在法国神甫金尼阁的带领下来到澳门,三年后又来到广东,过了一年又转到了北京,他所掌握的西方科学知识深得当时明朝户部尚书张问达的赏识,被聘任为朝廷专员。 汤若望算是进入了中国朝廷的仕途,他与当地百姓结下了不错的人缘,凭着自己带来的洋玩意儿,让人们对他产生老好奇和喜爱。 在朝为官的汤若望非常敬业,编写了科学论文,翻译历书,推广天文,翻译德国的矿冶书籍,给明朝带来了丰富的新知识。 明朝灭亡后,汤若望继续传教。 年轻的顺治帝对汤若望讲的知识很感兴趣,对他言听计从,还尊称他为“玛法”(满语爷爷的意思)。 为了支持汤若望传教,顺治帝拨款又拨帝,在北京宣武门外建造一处天主教堂,即现在北京南堂。 不但顺治帝对汤若望尊崇有加,连孝庄太后也将汤若望奉为座上宾,这个外国人就这样获得了皇室的高度信任。 顺治十年(1653年),汤若望被顺治帝赐予“通玄教师”的封号。 康熙帝出生前后,“玄”字在顺治帝的心目中十分重要,给汤若望的赐物里两次带有“玄”字,把因此康熙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出生后,给其取名“玄烨”。 “玄”这个字的意思包含汤若望所讲授的天文、历法、机械等在内的一整套学说。 汤若望既然有这么高的威望,眼下顺治帝又病入膏肓,谁该做皇帝这件事被汤若望这个德国人自然干预了。 汤若望说出了一个谁也无法反驳的理由——玄烨出过天花,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而老二福全还没出过,难保以后不会出,为了保证国家将来不会因为皇帝突然病逝而出乱子,应当选择玄烨当皇帝。 汤若望这番话彻底改变了中国历史,让本不该登基的玄烨登上了宝座!

0 阅读:40
忆霜看历史

忆霜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