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为什么诋毁狄青?狄青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军事奇才,他身先士卒、运筹帷幄,为北宋王朝建立了卓越功勋。 就是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功臣却含冤而死,在酿成这一悲剧的过程中,当时的著名文坛领袖欧阳修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 欧阳修曾三次上疏以种种污蔑之辞诋毁狄青,对狄青被贬乃至其死亡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一代名臣无端陷害一代名将,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从史料来看,欧阳修曾经在宋仁宗至和三年所上的《上仁宗乞罢狄青枢密之任》,这一年的七月他又《上仁宗论水灾》第一状及同月《上仁宗论水灾》第二状,这三次上书中,欧阳修对狄青极尽污蔑陷害之词,言语上多有藐视和不敬,究竟是私人恩怨还是另有原因使他对狄青如此深恶痛绝呢? 作为一个朝中重臣,屡次上疏污蔑,导致北宋朝廷自毁长城,这一做法无疑是造成北宋后来衰败的原因。 一个国家如果重文轻武,肯定会危机四伏,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自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北宋的国策就变成了重文抑武,这种“恐武症”一直持续,以及后来随着宋朝宋辽、宋夏关系的演化,花钱就能买平安,使得整个朝野全力防范武将逐渐成为所有士大夫及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价值观。 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下,北宋的武将无论立下什么丰功伟绩,也不能摆脱文官的藐视和反感。 但这一现象,在宋仁宗时期得到了改善,仁宗对狄青十分青睐,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宋仁宗统治期间,军事弊端已经显露无遗,战场上武将怯战避战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狄青却表现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与战争智慧,为大宋立下了赫赫战功;第二,狄青不仅功勋卓著,还对宋王朝忠心耿耿,宰相文彦博说他“忠谨有素”。 行武出身的狄青在短短十几年间一跃成为枢密使,得到皇帝的宠爱,可是,这一事实与文臣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严重冲突,最终,狄青成为文臣们的眼中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欧阳修在奏疏中频频使用卑鄙言辞诬陷狄青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种畸形的价值观,就连欧阳修如此聪明通达的人也不能摆脱,看来真的是环境造就观念。 以至于酿成狄青的人生悲剧,更造就了北宋孱弱的军事实力。 时代之悲,我们读史就是要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欧阳修为什么诋毁狄青?狄青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军事奇才,他身先士卒、运筹帷幄,为北
忆霜看历史
2024-04-05 00:08:48
0
阅读:72
黄河北太行南
宋之文官清流,宛如今之公知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