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虽出身一般,但他却是难得的皇帝,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尽被他掌握。当初跟随项羽的季布,在战场上数次碾压刘邦,让刘邦很难堪,好几回都差点被季布追杀掉,以至于刘邦心理上都有了“恐季症”。 因此,在消灭项羽后,刘邦悬赏千金通缉季布,并对收留季布的诛灭三族。 为了躲避刘邦的通缉,季布剃光头发,脖子上挂上草绳来出卖自己。 鲁地的朱家把他买了去。 朱家知道这个人是季布,但假装不知道,把他安排在田地的宅子里,来看管庄稼。 朱老大就到洛阳,找到腾公夏侯婴,对他说:“季布有什么罪?不过就是各为其主罢了,他尽职尽责做自己的事,这不是忠臣吗?难道要把项羽的手下都杀了不成! 如今皇上刚得了天下,却因为私人恩怨去追杀一个人,心胸也太不宽广了!况且以季布的贤能,他要是北投匈奴,或南走百越,把壮士逼走他乡,这不是当年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打其尸的原因吗?夏侯婴,你咋不给皇上提醒一下呢!” 夏侯婴觉得有理,于是按照朱家老大的话抽空给刘邦说了,刘邦听了后,心结一下子打开了,便召来季布,拜为郎中。 别以为朱家这样做是为了让季布感恩致谢,朱老大办好这件事后,竟再也不见季布了。 能放过当初差一点要了自己命的季布,还让他做官,足见刘邦能够知人善任,不拘小节。 如果你这么认为就错了,接下来同样的人和事,刘邦却用不同的处置方式。 季布的兄弟丁公,开始也跟着项羽打工,有一次,丁公领着人在彭城西追击刘邦,都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了,眼看就危险了。 刘邦着急地对丁公喊道:“你我都是贤才,为什么不能相容呢?” 不得不说刘邦的脸皮是厚,把自己归纳为贤才,有这样的贤才吗?年轻时喝酒都不给人家酒钱。 可丁公一听“敌人”刘邦称自己是“贤才”,便放过了刘邦,带兵回去了。 毕竟“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吗! 可丁公想多了,他哥哥季布身上发生的好事,竟在他身上不灵了。 丁公很快就与刘邦相见了,项羽死后,丁公满怀喜悦地来谒见刘邦,有哥哥的事比着,丁公又对刘邦有不杀之恩,他认为起码也会和哥哥一样,弄个郎中做,甚至封侯拜相也是有可能的。 结果却令他失望了。 刘邦在军中就把他斩首示众,并且告诫将士们说:“丁公为项王臣不忠,让项羽失去天下的就是这个人,你们以后不要学他!” 要官不成,丢了性命不说,反而成了反面典型。 为什么刘邦升季布的官,却杀丁公呢? 季布是非常时期归来的,并且是有人“引荐”的,当时刘邦正是用人之际,而等刘邦坐了天下,变成了守城之主,他就反对那些不顾道义而背叛自己主人的“叛臣”,毕竟他担心要是后来再出现“楚汉之争”时,手下的那些臣子,要是有样学样,去投降对手,那他的子孙就真的成为了孤家寡人。 所以,刘邦杀丁公,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
刘邦虽出身一般,但他却是难得的皇帝,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尽被他掌握。当初跟随项羽的
忆霜看历史
2024-04-10 00:09:32
1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