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渝抵沪再赴京,朔尔茨参观行程引关注,释放重要信号! 4月14日上午,德国总理朔尔茨乘专机抵达重庆,开始了他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而这也是他上任德国总理之后第二次来华访问。 相较于2022年11月仅仅只有一天的旋风式访华,朔尔茨这次访华的时间明显宽裕了很多,足足有三天,但行程安排依旧非常紧凑,前后要到访三座城市,分别是重庆、上海和北京。 坦率地讲,只从行程安排我们就能看出,朔尔茨第二次访华的优先事项是经济,毕竟前两站都是中方重要的经济城市。 根据相关报道,14日落地重庆后,朔尔茨先后到中德合资企业、中德水监测项目进行参观,与相关的企业代表、机构代表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 据悉,朔尔茨首站参观的中德合资企业是一家主攻氢动力系统的公司。期间,朔尔茨不仅参观了该企业研发生产的氢动力产品及氢燃料电池解决方案,还亲身体体验了氢动力模块的装配。 朔尔茨表示,中德企业在“氢”技术领域的合作令他印象深刻,德国愿意继续推动中德关系向好发展,使双方合作迈上新台阶。 作为汽车大国,德国此前在汽车领域称得上“独领风骚”,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德国车企正面临着转型压力。 要知道,氢燃料电池汽车正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未来选项之一,而重庆在氢能资源和汽车产业都具有优势,近年也在重点发展相关技术,这或许正是朔尔茨将重庆列为访问首站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朔尔茨的话中我们能看出,他十分重视巩固和扩大中德在创新领域的合作,传递出德国不寻求与中方“经济脱钩”的重要信号。 重庆行结束后,朔尔茨于4月15日上午抵达了上海。根据行程安排,朔尔茨会在上海与外贸商会代表举行会面,之后与同济大学学生举行讨论会,并参观一家德企的创新中心。 老实说,朔尔茨访问上海其实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上海是德国在华投资的重要集聚地之一,他在这儿可以与更多的德企负责人见面,了解更多信息,为他下一站北京的行程做好准备。 我们知道,“去风险化”一直是西方世界近年来呼喊的口号,德国政界也不乏要求企业减少对中国方面的依赖,实现“去风险”目标的声音。 然而,根据德国方面公布的数据,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3%,总额高达119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种与德国政界呼声相反的情况表明,德国企业对华经济发展信心十足。 就在访问行程开始前,当地时间4月12日,朔尔茨曾表示,中国依然是德国“真正重要的经济伙伴”。 显然,朔尔茨已经意识到与中国“脱钩”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这次长达三天的访问也说明,德国方面已经意识到德国需要维持、深化与中方的经贸往来。 当地时间4月14日,有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朔尔茨此行的目的,就是在考虑“去风险”和“多样化的必要性”的前提下,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该消息人士表示,德国方面已经意识到,所有的重大国际问题都只能和中国一起解决,尤其是清洁能源转型。 4月16日是朔尔茨访问行程的最后一天,他会在北京与中国高层会面,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双方大概率会就中德经贸往来问题进行理性务实的讨论,至于结果,我们或许可以保有一定期待。 #德舆论:朔尔茨此次访华不同寻常# #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上海##朔尔茨#
离渝抵沪再赴京,朔尔茨参观行程引关注,释放重要信号! 4月14日上午,德国总
邱震海
2024-04-16 13:02:20
0
阅读: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