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厦门某行政区域在招聘新教师时,明确提出将参照编制人员或事业编制人员的相关待

幻巧说世界 2024-05-08 16:16:35

近期,厦门某行政区域在招聘新教师时,明确提出将参照编制人员或事业编制人员的相关待遇标准。此举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事实上,不只是厦门,全国各地均存在类似现象。在教师招聘中,部分职位已不再依赖事业编制,而是采用合同制或聘任制,即在一定期限内,如若出现问题,可能面临解雇或重新签订合同等风险。早在几年前,我国便针对事业编制展开过深入探讨并进行了试点改革。据统计,我国约有4000万人在事业单位工作,这些单位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然而,对于哪些单位应保留事业单位编制,哪些单位应改为企业制或其他形式,至今仍无定论。近年来,随着人口减少尤其是少子化现象的加剧,部分地区可能面临招生困难或学校规模缩减的困境。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编制制度,可能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发达地区吸引大量年轻人才,学校数量及教室资源可能无法满足需求,而人口净流出地区则可能面临青年人才流失严重,幼儿园、中小学校等教育机构出现招生不足、编制闲置或低效利用的问题。因此,对于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面对人口绝对数的减少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人口流动,灵活的就业模式或许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如何实现公平合理,例如在编与非在编人员的待遇平等,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厦门某行政区域所采取的政策,如新招聘员工中合同制占一定比例,或在编人员的存在,都是可以理解的。实际上,许多单位,包括学校和其他事业单位,多年前就开始实行合同制,以应对编制有限但工作需求增加的现状。在实际工作中,合同制与在编人员共事的情况已相当普遍,但待遇差距仍然显著。我们期望在编人员与合同制人员的待遇能更加接近,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未来,中小学的发展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因此,我个人支持灵活的招聘模式,关键在于尽量缩小待遇差距。例如,北京某些单位的边缘人员年薪可达10余万元,而非边缘人员仅为6至7万元,甚至只有其一半。如此巨大的待遇差距显然过大。如果能将待遇差距缩小至在编人员的七至八成,将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感谢各位的聆听。

0 阅读:2
幻巧说世界

幻巧说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