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周总理派人策反胡宗南,不想胡宗南问了几个问题后,掩面而泣

洋洋爱说史 2024-05-30 07:35:11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49年10月中旬的一天,胡宗南位于汉中的绥靖公署迎来了两位意想不到的客人。

这两位客人于胡宗南而言,都算不上陌生,甚至可以说是朝夕相处的老熟人,然而,当两人先后来到胡宗南的面前时,却都不约而同的向他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希望他能率兵起义,向中共投诚。

看着胆大包天,竟敢前来劝说自己投共的两人,胡宗南既没有勃然大怒,叫人把他们拉出去枪毙,也没有欣喜若狂、一口答应下来,而是小心翼翼的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而当其中一人如实回答过胡宗南的问题之后,岂料他却情绪失控,猛然扑倒在沙发上,掩面而泣!

那么,周总理派去策反的人是谁?我方又为何要策反胡宗南?

策反之人

1949年10月的一天深夜,胡宗南的绥靖公署里,一位面色平静的中年男子当着胡宗南的面脱下了自己脚上的鞋,递到了胡宗南的手里,而接过鞋的胡宗南不仅没有半分嫌弃,脸色反而变得愈发凝重了起来。

这位当众脱下鞋子的人就是我军派来策反胡宗南的代表张新。

1949年4月,彭德怀率领的第一野战军发起了陕中战役,一举突破了胡宗南在渭河南岸经营多时的军事防线,剑锋直指胡宗南的老巢西安。

5月19日,在多番抵抗未果之后,胡宗南心知大势已去,只得放弃了经营十余年的西安,率领余下的部队仓皇撤往汉中。

此时,胡宗南的手上只剩下了三个兵团,约25兵力,与昔日威风八面的“西北王”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但即便如此,胡宗南依然想要凭此与解放军一战,撤往汉中之后,他以秦岭为新的防线,以西南为屏障,与解放军对峙,试图做最后的反抗。

面对这种情况,1949年8月,周总理提出了派人前往汉中策反胡宗南的想法,并得到了前线的彭老总与贺龙等人的同意。

在挑选人员时,周总理最初挑中的并不是张新,而是胡公冕。

胡公冕此人无论是在国民党还是在共产党中都是个老资格,他参加过辛亥革命,在革命军中担任过排长,1921年中共刚成立三个月,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国民党召开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时,胡公冕又作为代表参会。

当然,除了在国共两党都有老资格以外,最重要的,还是他与胡宗南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

胡公冕与胡宗南都是浙江人,虽然不是同乡同县,但按照国民党里的一贯规矩,也算是半个老乡,1910年时,胡公冕在浙江孝丰结识了胡宗南与章旭初,三人意气相投,便结为了异姓兄弟。

1924年,黄埔军校组建时,胡公冕担任卫兵司令,负责招收黄埔一期的学员,胡宗南当时也报考了黄埔军校,但是因身高不足、年纪超龄等原因被淘汰,最后,还是在胡公冕的斡旋之下才被破格录取。

后来,胡宗南毕业之后,就被分派到了胡公冕的手下任职,胡公冕还多次提拔了他,这样一来,胡公冕与胡宗南不仅有兄弟之义,还有同袍之情,更兼同乡这层特殊的关系,这也是周总理为何要让胡公冕去策反胡宗南的原因。

只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胡公冕不辞辛苦的赶到西北军区之后,却得知,情况有变,原来,因为他的目标过于明显,出于安全考虑,组织上又重新选派了人,而被选中的这个人正是张新。

和胡公冕一样,组织上之所以选中张新,也有特殊的原因在里面,张新最开始并不是我军这边的人,他毕业于黄埔三期,后来又长期供职于胡宗南手下,深得胡宗南的器重,与胡公冕一样,张新也是浙江人,与胡宗南是老乡。

1947年,张新在陕北的清涧战役中被我军俘虏,在我军的解放军官团学习了两年之后,张新的思想水平和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甘情愿的加入了我军,于是,组织上在1949年初将他派到了第一野战军的联络部工作。

而让张新没想到的,自己加入解放军后接受的第一个重要任务竟然是去策反老长官!

“西北王”的哭泣

当接到组织上交代的任务之后,张新的心里可以说是五味杂陈,一方面,他感激于党组织对他的信任,能够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这个改过自新不久的人,另一方面,他也不知自己此去能否劝得老长官回心转意,弃暗投明。

为表重视,临出发之前,彭德怀、贺龙等西北军区的领导人亲自接见了张新,这让他受宠若惊,感动不已,同时也更让他意识到了肩上所承担的任务。

一番乔装改扮之后,张新携带着写给胡宗南的密函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文件,正式踏上了行程,一路上,他出西安,过宝鸡,越过秦岭的两军封锁线,南下汉中。

行至褒城之时,张新碰上了保密局的特务,被其发现身份,关押拘禁了起来,好在他有先见之明,将随身带着的文件和信函塞到了鞋子里,才没被特务们搜出来。

被关押了两天之后,10月10日深夜,张新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被保密局的特务塞上了吉普车,等下了车才知道,原来是胡宗南要见他。

张新见了胡宗南之后,只寒暄了数句,然后便伸手将脚上的鞋子脱下来一只,递给了胡宗南:“胡长官,这鞋子里有信、有文件,内容我不知道,请你自己拆开来看”。

胡宗南接过张新递过来的鞋子,转身就进了卧室,拆开鞋中间的夹层之后,果然看到了中共西北局的文件和信函,翻看过后,又重新出来与张新谈话。

这一次谈话,张新介绍了自己被俘之后的情况以及当下的局势,而胡宗南全程只是静静的听着,一句话也没说。

到了第二天晚上,胡宗南又再次让人将张新带了过来,相比于上一次的冷漠,这一次胡宗南倒是和蔼了不少,一见面就对张新嘘寒问暖,还主动问起了解放军目前的状况和我党的政策。

这一次谈话,主要还是张新在说,尽管也没有谈出什么结果来,但胡宗南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对策反胡宗南,张新已经越来越有信心。

又过了两天之后,胡宗南第三次找到了张新,相比于前两次,胡宗南这一次的态度更加和蔼,一见面便向张新询问彭老总的身体如何,张新如实回答彭老总的身体很好。

接着,胡宗南有问起了赵寿山在解放军这边过的怎么样,赵寿山原本是国民党的将领,后来向中共起义投诚,胡宗南问其赵寿山,说明他也不是全无想法,张新赶紧回答:“弃暗投明,人民总是欢迎的”。

听到张新的回答,胡宗南又进一步问道:“那边是怎么称呼我的”,张新达答:“称你为胡宗南”。

“不是叫我胡匪吗?”胡宗南嘲讽的笑了笑。

“你站过来,就称你为胡将军了”,张新也不失时机的劝道。

然而,胡宗南此时却又突然问起了另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那边认为像文天祥这样的人好不好?”

张新听出了胡宗南的话中之意,但还是原原本本的回答道:“文天祥从历史上看,不向外族屈服,为民族尽节,当然是好的,但你我做的,都是对不起人民的事情,所以不可能变成文天祥。”

张新的这一番话似乎是击中了胡宗南的内心,他当场变了脸色,恶狠狠的盯着张新,质问道:“士为知己者死,你想过校长没有?”

胡宗南口中的校长指的自然是蒋介石。

还不等张新回答,胡宗南突然间情绪失控,一头扑倒在沙发上,掩面而泣,这一场会谈就这么不欢而散。

张新原本以为,这一次会谈结束后,胡宗南一定会下定决心,至少也会再来找自己,但事情的后续却大大出乎他的预料。

事不过三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事不过三”,对胡宗南来说如此,对策反胡宗南的张新来说也是如此。

自从第三次与张新会谈之后,胡宗南就再也没有找过他,反而还让人将张新关押进了牢房里,而与张新一同被关押的,还有孟丙南。

和张新一样,孟丙南也是周总理派来策反胡宗南的人之一,他和胡宗南同样有着不寻常的关系。

张新是胡宗南的老部下和同门师弟,而孟丙南则是胡宗南的晚辈,他的妻子是胡宗南的干女儿,从这个角度来说,他要叫胡宗南一声“岳父”。

不过和张新的乔装改扮,秘密潜入不一样的是,孟丙南是正大光明的穿着解放军的衣服一路到胡宗南的驻地来的。

孟丙南

巧合的是,兵分两路的两个人行至半路时恰好遇见,于是便一同赶路,结果被军统特务们发现了身份,关押在了一起。

当时,胡宗南除了三次会见老部下张新以外,还三次见了孟丙南这位贤婿。

因为是晚辈的缘故,第一次见面,孟丙南十分的彬彬有礼,一进门便敬了个礼,叫了一声“胡伯伯”,但一身上将礼服的胡宗南却是正襟危坐,用严厉而陌生的目光狠狠审视了这位“投共”的贤婿一番。

孟丙南时刻不忘党交给的任务,于是便主动谈起了解放区的新事物、新气象,从参军一直谈到了土改,谁知胡宗南一听到这些,尤其是“土改”两个字,立刻愤恨的说道:“老家的钱粮都被分光了,你难道不在乎!”

孟丙南还想再说,但此时恰好有参谋送电报进来,胡宗南便大手一挥,将孟丙南打发了出去。

第二次再见面,是在三天以后了,为了避免刺激到胡宗南,这一次,孟丙南倒是没有再提什么土改之类的话,转而讲起了大势所趋,他讲起了在湖南起义的程潜和陈明仁,还有在新疆起义的陶峙岳,这些人因为是起义将领的缘故都保持了原先的待遇不变。

接着,孟丙南又提了杜聿明、陈长捷这些负隅顽抗最终兵败,被关押进战犯管理所的战犯。

这一番说法很明显打动了胡宗南,他开始焦躁不安的走来走去,自言自语起来,孟丙南见状还想趁热打铁,但胡宗南最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让人将孟丙南带了出去。

10月15日深夜,胡宗南最后一次将孟丙南叫了过去,这一次,孟丙南的语气更加柔和了,他讲起了周总理等人对他重视与关怀,又劝他为几十万的部下想一想,同时还举了胡宗南的侍勤队长唐西园的恶行,谁知道,胡宗南这一次竟然勃然大怒,气冲冲的将孟丙南赶了出去。

张新与孟丙南三次会见,均没有说服胡宗南,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尽力,其实,经过张新和孟丙南的劝说,胡宗南已经动了投诚起义的心思,但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他却又反悔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因为当时的美国共和党参议员诺兰突然来到了汉中,给胡宗南加油鼓劲,称“会建议杜鲁门总统,给你们提供军事援助”,这让胡宗南又有了坚守下去的信心。

其次,是国民党的情报部门,将张新和孟丙南来汉中的事情密报给了蒋介石,使蒋介石察觉到了异样,及时的召见了胡宗南,断绝了胡宗南起义的心思。

而胡宗南自然也就不会再见张新和孟丙南,也因此错过了最后向我军投诚的机会,只能在解放军进军大西南之后,灰溜溜的败逃台湾,在台湾度过了自己凄凉的后半生。

至于张新和孟丙南二人,也趁着解放军进军大西南,胡宗南仓皇逃窜之际,从监狱中逃出,回到了解放军队伍中。

而随着大陆的解放和新的政权建立,这一场不成功的策反也就从此湮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

看完周总理派人策反胡宗南的故事,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参考资料:

陕西政协网 2020-03-30 在汉中策反胡宗南始末

光明网 2016-05-21 汉中策反胡宗南

中国知网《策反胡宗南》——朱文楚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s5eXW7nWjw1FsVyQIZm4OkjpJO2Pplm0qj4dfbcMfknaTelX1JWq1Rh6ZATPy0f3MO3tq59zKPhkbjGACah_Rs_O8S-XRTFE1m2d_8x8J1sybFUJr8vVASo-cMumXqQUANEe9g8liy0=&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6 阅读:1608

洋洋爱说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