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之前,司马南针对孙凝晖院士发表的视频评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而近日,他又一次就孙院士的演讲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之前直接列出孙院士的“四大问题”并表现出“严厉批评”的态度不同,他此次的语气变得缓和,表示:“对于孙院士的论断,我并不能轻易断定其对错。”言语间透露出些许无奈,同时也有些许委屈。这是人设的转变,还是另有图谋?
在视频的推进中,司马南逐渐将话题转向了“华为垄断”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虽然表述方式有所调整,但核心观点依然未变,只是更加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他提到,院士对华为垄断的批评似乎与公众的普遍认知存在“一定的出入”。或许是从上次的舆论风波中吸取了经验,此次视频中,司马南不再单纯以“门外汉”的身份自居,而是开始寻找专家观点来为自己的立场寻找支撑。毕竟,在上个视频中,他已明确表示自己对此类专业性问题并不擅长,意识到仅凭一个外行人的言论难以服众,于是开始另寻出路。
司马南此次找到的“盟友”是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曹和平教授,他列举了反驳华为垄断的几点理由:
首先,华为的销量尚未能与OPPO、VIVO等品牌相抗衡,因此并不具备定价权,只能被动接受市场价格,无法构成垄断;
其次,华为所处的创新与研发领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因为技术突破的难度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但一旦成功,就自然带有垄断性质;
再者,司马南认为,在元理念研发知识领域,各国都鼓励这种垄断行为,因为诺贝尔奖的颁发就是对此的肯定,而专利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被授权的垄断权。随后,他又以质疑的口吻指出,孙凝晖院士所在的中科院也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
尽管引用第三方论据看似更加中立客观,但司马南对于“垄断”的表述前后存在矛盾,其背后的动机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司马南与曹和平教授都是知名“昆仑策”论坛的常客,而昆仑策对华为的“高度评价”在业内已颇具影响力。
尽管曹教授也顶着专家的头衔,但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发展经济学与金融学,对于华为所涉及的具体技术领域来说,同样算得上是“门外汉”。此次两位知名人士观点如此一致,不禁让人心生疑虑:他们究竟有何目的?难道要让外行人“冲锋陷阵”,而真正的内行人却置身事外?
此外,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关于孙院士与华为的这次事件,几乎都是项立刚、司马南等“非专业人士”在发声,而科学界、移动通信界的专家以及产业界中的专业人士几乎无人站出来表态,就连当事人华为也选择了沉默。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如果孙院士的言论存在不当之处,为何相关人士都选择保持沉默?难道他们都不关心这一事件的发展?
由此推断,网络上关于华为涉嫌垄断的诸多传言,的确值得深思。如果华为并未存在这些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官方始终未出面回应?反而让一些网络人士以攻击他人的方式来为自己辩护、发声?最终,还是希望官方能够通过正式的渠道,对网络上存在的诸多质疑进行逐一澄清,以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和误解。
致敬华为!……引无数小人(包括霉国政府、买办、公知、殖人、1450)竟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