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海南岛,将士如虎。 邓华年仅40,军事威能无与伦比。赖传珠齐心协力,智谋无穷

混沌于浮云 2024-07-31 16:12:55

解放海南岛,将士如虎。 邓华年仅40,军事威能无与伦比。赖传珠齐心协力,智谋无穷。洪学智军略如神,谋略深远。韩先楚指挥如意,决策果断。李作鹏军中猛虎,英勇无畏。袁升平智勇双全,谋略高超。张弛明信心百倍,毅力坚定。冯白驹威风凛凛,勇往直前。吴克之铁骨铮铮,坚韧不拔。马白山智谋过人,睿智高明。 在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15兵团攻占广州之后,中央领导开始筹划攻占海南岛的战略计划。此时,海南岛被薛岳指挥的十万大军占据,尽管这支军队战斗力不足,但依旧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阻碍。海南岛的地理位置特殊,加之有海峡和空军的天然屏障,使得直接攻击困难重重。 在此背景下,四野15兵团的指挥官邓华,开始深入研究过往的跨海战役,特别关注二战时期盟军攻占西西里岛的战例。同时,他也仔细分析了金门战役的失败教训,得出岛上缺乏内应是导致失败的关键因素。邓华因此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战术:利用渔船,伪装成渔民,将兵力分批秘密偷渡到岛上,首先确保滩头阵地的控制,再展开全面攻势。 这一方案在四野的总部得到了初步的支持,并上报给了正在莫斯科访问的中央领导。中央领导在接到方案后,进行了审慎的考虑,并与林彪等高级指挥官沟通后,决定采取更为直接和大规模的登陆方式。这种方法要求集中力量,一次性运送足够的兵力和物资,迅速在敌前建立稳固的滩头阵地,以便能够独立进攻而不依赖后援。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四野决定将主力军队调整,除43军外,还特别增派了隶属于12兵团的40军参加这一行动。加之琼崖纵队在岛上的长期抗争,为解放军提供了重要的地面支持。 1950年,邓华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如何组织部队过海攻占海南岛。当时,由于船只短缺和技术限制,这一任务几乎不可能完成。琼州海峡的宽度变化大,从30公里到上百公里不等,这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技术和物流挑战。 邓华首先进行了详尽的地形和物资调查,明确了在当前条件下,一次性过渡一个完整的军团是不现实的。因此,他提出了分批渡海的策略,即通过小规模、分散的行动先行渡海,再进行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这一策略的形成过程中,邓华与多位高级将领有深入的交流和协调。其中,林彪的角色也非常关键。虽然林彪对于渡海作战没有直接经验,但他的谨慎态度和对邓华意见的尊重,使得这一计划得以顺利推进。他将邓华的电报转发给了毛泽东主席,后者也同意了推迟作战的建议,并提出了是否可以采用动力机帆船的可能性。 财政困难和资源短缺是邓华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大问题。在林彪和朱德的协助下,邓华的部下洪学智尝试向外筹集资金购买船只。尽管最终没能从香港购得动力船,这一努力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 在无法购得足够动力船的情况下,邓华采用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他指示将缴获的卡车发动机改装到木帆船上,虽然这些发动机数量有限,但足以驱动关键的指挥船和通讯船,为渡海作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最终,通过精心筹备和实施分批渡海策略,邓华成功指挥了数个部队的过海行动。其中,第一批偷渡成功的部队在3月5日晚上完成了行动,随后的行动中,更有部队成功占领了涠洲岛,并缴获了大量渔船。 在1950年初的中国,正值内战末期,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对抗愈演愈烈。琼州海峡作为海南岛与中国大陆间的水域障碍,成为了战略要地。此时,第四野战军中的两支主力部队,第40军和第43军,被赋予了解放海南岛的艰巨任务。指挥官邓华面临了如何运用有限资源和把握时机的复杂决策。 1950年3月,邓华针对春季北风频繁的气候特点,决定利用木帆船进行大规模的强渡行动。这一决定背离了上级指示中推荐使用动力船的方针。邓华的这一选择基于对地理和气候条件的深入考虑,他认为如果仅仅依赖动力船的到来,可能会错失利用春季北风顺利过海的最佳时机。 此外,邓华和第40军的指挥官韩先楚在战略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韩先楚主张利用其部队在雷州半岛和涠洲岛战役中缴获的丰富船只资源,立即发起强渡,不需要偷渡或等待更多的动力船。他的计划是单独由第40军发起进攻,而不等待第43军的准备就绪。 邓华作为两军的统帅,需要考虑的不仅是战术层面的效率,还要考虑到士兵的士气和两军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无论是第40军还是第43军,只有共同协作才能形成战斗的合力。因此,他坚持等待第43军的充分准备,并推迟进攻,确保行动的同步和统一。 在经过紧张的讨论和上级的裁决后,韩先楚的提议被否决,而邓华的计划得到了执行。在随后的4月16日,第四野战军终于发起了强渡琼州海峡的行动。在艰难的渡海过程中,第40军和第43军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成为了关键。 来自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编. 湘江,为你守候[M]. 2021

0 阅读:931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98

用户13xxx98

6
2024-08-01 14:04

最大的功臣是李作鹏却只字不提,是李作鹏提出小批量帆船渡海,帆船上安装大炮打军舰。别张冠李戴,硬抢别人的功劳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