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业为什么不欣然接受自己是富二代

辉腾追剧 2024-08-04 10:50:37
剧名《抓娃娃》 谁没有做过一夜暴富的美梦呢? 世人大多爱钱。 如同张爱玲说:“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更别提,普通人吃了金钱的苦,明白金钱对生活的重要性,必然会更喜欢。 话说回来,过惯苦日子的马继业,为什么不欣然接受自己是“富二代”呢? 1,“装穷式”教育,太过虚假 这里的虚假,并不是马继业所感受到的生活虚假,而是父母一方面给孩子灌输:我们家很穷,你必须要努力读书,考上清才能改变命运的思想。 另一方面,夫妻俩转头坐上千万豪车,连妻子带的头绳都是价值4000元的巴黎世家。 富豪父母把1700元,当做全家的积蓄交给孩子打理,想从孩子身上看到:孝顺父母、对金钱的管控力。 却忽略了,马继业才是一个10多岁的孩子,他有玩乐心、有攀比心,不可能只有人性的优点。 大人尚且不能对奢侈品免俗,却要求孩子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无异于是给孩子加了一道的枷锁。 2,马继业开始怀疑世界的真实性 真正的穷人,哪里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小时候不敢说英语,就有外国友人陪你练口语;想捡塑料瓶补贴家用,就能收获一球场的塑料瓶; 马继业在公开课上质疑老师,怀疑世界是虚假的,都没有怀疑父母欺骗了自己。 可偏偏,父母给了马继业当头一棒。 从前,父亲说给了儿子信任,把家里所有钱都交给他打理。 如今,儿子望着满屋的资料,只觉得自己像被操控的玩偶。 马继业的三观被震碎,他和《楚门世界》的男主角一样选择追求真实的生活,却没有任何理由指责父母。 因为两者的本质不同,一个是供大众娱乐的男主角,一个是父母以爱之名教育的孩子。 马继业为什么不因为富二代的身份开心呢? 因为一个人对父母的爱和信任产生的怀疑,足以冲刷一朝暴富的喜悦。 听过一句话:“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 马继业虽然从小被父母精心培养,可当他意识到,这份爱夹杂着欺骗时,必然难以接受。 爱,应当是引导和尊重; 孩子,不应该是父母的复制品。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给予多少金钱,而是能够陪伴、尊重、理解孩子。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