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酒店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
有的人,必须住连锁星级酒店。最典型的就是去坎昆度假的美国人。在坎昆的酒店区(Zona Hotelera),延绵几十公里的连锁五星酒店,在海岸线依次铺开,规模超过三亚湾、亚龙湾、海棠湾的总和。很多美国人去坎昆,全程待在酒店,用他们的话说,就是lay by the pool(在泳池边瘫着)。他们度假的目的就是把身体晒黑,然后回国向亲朋好友炫耀。
坎昆万豪的后院,有一个巨大的泳池,远远望去,一坨坨大白肉堆在泳池边,那场面很有喜感,不由得让我想起一群懒洋洋的二师兄,虽然这个念头有点邪恶,但那一刻,我真是这么想的,反正我的读者也没有美国人,就如实写出来吧。
而我呢,既能享受最好的,也能容忍最差的,骑自行车去KTV,该省省,该花花。我喜欢各种不同的体验,选择的住宿大致可以分为两类。首先,是各种风格的民宿,这部分以前专门写过一篇。其次,是不同档次的美式连锁酒店,今天,我就聊聊几个酒店的细节。
美国的酒店管理公司有多强?
世界酒店管理市场,主要被6大集团瓜分,分别是:
万豪国际(美国),市场份额16.6%希尔顿(美国),市场份额11.6%洲际集团(英国),市场份额5.5%雅高集团(法国),市场份额5.0%温德姆集团(美国),市场份额5.0%凯悦集团(美国),市场份额3.5%从字面分析,美国占了其中的4家,万豪、希尔顿、温德姆、凯悦,英国1家,法国1家。但仔细研究,其实,英美几乎是一体的,法国雅高的背后,也有美国的投资,也就是说,世界酒店管理产业,基本上被美国人主宰的,背后的标准也几乎都是美国人制定的,唯一通用的语言当然就是英语。短时间内,美国人的优势很难被撼动。
相比之下,中国在酒店管理这一块,依然比较落后。我经常去三亚,对当地的情况有所了解。目前最好的酒店区就是海棠湾,号称国家海岸,几乎所有酒店的管理方和品牌持有方,都来自六大酒店管理集团,比如,威斯汀、费尔蒙、希尔顿、万豪、洲际、索菲特……
酒店业的现状,似乎也反映了这个世界的格局。美国就像一只硕大无比的恐龙,行走在历史之巅,两手插兜,完全看不见对手。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于1992年出版的一部重要著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在书中,福山提出了一种具有争议的观点,即历史的进程已经到达了终点,西方(美国)的体系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形式。
恐龙虽然强大,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反应太慢。在不知不觉中,美式酒店连锁,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落后于中国同行了。这种落后,体现在服务和硬件上。
先说服务
同一个品牌,在中国和外国,服务意识相差很远。
以希尔顿为例。
在中国希尔顿,顾客就是上帝,甚至你还没有开口,就会有一个服务员,笑吟吟过来,问你要什么。
在法国希尔顿,服务员是上帝,消费者一定要察言观色。我看到他们那严肃的表情,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只能伸长脖子,举目张望,做出一副嗷嗷待哺的姿态,希望得到某个服务员的垂青!真可怜啊。
在中国住酒店,别说希尔顿,就算是如家、汉庭,如果你想多要几瓶水,给前台打电话,对方总是态度客气,几分钟后,你要的东西如约而至。
但在法国,让酒店送点水,我感觉自己在要饭似的,他们就算勉强答应,效率也很低,等他们送到,黄花菜都凉了。
美国很多连锁酒店是印度人承包的,向他们要一瓶水,就像刮他们的肉一样,就算把水给你,也会用一种怨妇的眼神看你一眼,仿佛在说,老子做鬼都不会放过你。
我走了这么多国家,服务态度最好的应该是东南亚诸国,比如印尼、泰国、越南等。但他们的经济相对落后,市场规模小,服务业停留在拼体力的阶段。日本的态度也不错,但过于机械化,客套太多,反而成为负担。至于美国,嘘寒问暖显得过于生硬,目的性太强,服务员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仿佛都在提醒你,别忘了小费。
比如,你正在和同伴享受美食,突然一个服务员跑过来,露出两排大牙,假惺惺地问:how is the food ?(食物怎么样?)
我每次都强忍住不说:No worries about the tips(你不用担心小费)。
相对而言,中国的服务是最好的,虽然不如东南亚那么谦卑,也不如日本那么细致,但不卑不亢,热情大气。另外,我们市场大,工业基础好,能孕育出服务新业态,这一点,别说东南亚比不了,甚至连美国都不是对手。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油管看了一个WSJ(华尔街日报)的视频,题目是This Chinese Restaurant Chain Built Its $9B Empire of Customer Service(这家中式连锁餐厅打造了价值90 亿美元的客户服务帝国),主持人讨论海底捞服务时,脸上是一副没见过世面的表情,他们还实地考察了海底捞的中央厨房,也是非常惊讶。这个视频播放量居然高达87万。
海底捞,在中国市场已经有点审美疲劳,发展陷入停滞,但在海外,依然势如破竹。中国的高端服务业,目前正处于由点到面的积累,假以时日,一定能实现质的突破。
再说硬件
同一个品牌,在中国和外国,硬件也相差很远。
还是以希尔顿为例,我每次在巴黎转机,几乎都住机场希尔顿,里面内饰陈旧、简陋,甚至还不如国内的全季。除了大厅挑高,其他方面,完全看不出五星酒店的样子。
再比如,Holiday Inn在国内甚至可以算五星酒店,但在美国,也就是一个普通经济酒店。我一个做外贸的朋友,给他的美国客人,在中国预订了Holiday Inn. 对方起初还有点不太高兴,来到中国后才恍然大悟,Holiday Inn原来这么高大上。
我住过川普的酒店,定位高于普通五星酒店,但审美真是一言难尽,装修几乎满眼都是金色。川普好歹也是富二代,为啥依然跟暴发户似一样呢?另外,川普酒店喜欢尺寸巨大的国旗,高调爱国,也是川普的经营策略。
川普酒店的价格波动如坐过山车,如果是淡季,提前预订,标间甚至可以低于120美刀。川普的思路就是与众不同,他很善于用低价吸引顾客,然后巧立名目收取费用,例如,川普酒店的resort fee 和停车费,都远高于本地同行。另外,前台小姐甚至暗示我,多给她一点小费,就可以帮我升级房间——这绝对符合川普的性格,只要钱到位,什么都好谈。
川普酒店的设施中规中矩,让我最不满意的就是吹风机。川普酒店的吹风机是一个美国品牌Conair,中文名字叫「康宁尔」,使用体验极差,甚至不如国内的杂牌。
我对吹风机最大的要求,就是效率高,在高速马达的加持下,吹干我的短发也就几十秒。自从用惯了高速吹风机,传统吹风机就难以接受,如果温度高,就伤头发,如果温度低,就费时间。
早在2019年,我在溪口住了一家民宿,在脸书发了一个帖子:「民宿居然配Dyson,五星酒店都没这待遇。」
很多海外朋友都很惊讶,中国的民宿这么高级?
弹指一挥间,转眼5年过去了,高速马达吹风机,几乎成了中高端民宿的标配。少数用戴森,多数用戴森的国产平替,用十分之一的价格,实现了95%的功能。
而美国的连锁酒店,依然在用传统吹风机。去年,我在海口住丽思卡尔顿,吹风机居然是一个瑞士品牌Solis(索利斯),但做工极为粗糙,塑料件带着毛边,只能说,厂家的模具也太烂了!稍微花点钱去慈溪开个模,也不至于如此。
后来,我对前台经理说:「你们这么高的房价,居然用这么差的吹风机,实在有伤形象,民宿用得都比你们好。」
对方一脸苦笑地说:「我们也没办法,所有标准都是总部制定的,在国外管理层的脑海里,Swiss Made依然是品质的代名词。其实,Solis只有价格高,性能远不如中国同价格的高速吹风机。」
这次国庆,我住了一次喜来登,价格也不便宜,吹风机是VS(沙宣),中国制造,依然是传统款式,但做工比瑞士品牌Solis好得多,应该是慈溪代工的。但不是高速马达,干发效果很差,耗时太长。
这次,我也跟前台经理聊了一下,回馈和上次一样,万豪总部还没有意识到,中国人对吹风机的认识,早就高于西方了。
吹风机只是一个缩影。
最近十来年,中国在硬件(制造业)方面的突破,别说外国人不能理解,我们自己人也不见得都能体会。比如说,我上次在文章提到,中国的普通连锁酒店,已经基本普及洗衣机和烘干机。
留言里有很多常年出差的人,表示质疑:「我怎么不知道?」
岂止你不知道,不知道的人多了。
这次我去山西,发现中国酒店的洗衣服务又进化了。你只要把衣服给清洁工,就有人替你洗好,烘干,装在袋子里,送到你的客房。
这与传统的酒店洗衣服务不同,并没有熨烫、折叠等增值服务。只不过就是自助洗衣服务的延伸,省去了顾客自己去洗衣间排队等待的时间,酒店反正有清洁工,顺手把这事给做了,成本没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洗衣房的利用率,算是一举两得。
另外,如今在中国市场上的烘干机,已经升级到热泵式,原理上,就相当于一台空调,而烘干的过程类似于空调的除湿过程。温度不高,不但保护衣物,排湿效果也很好。所以从能耗的角度来看,热泵式干衣机,比传统的热风式干衣机至少低60%。我家的热泵烘干机,650w,普通热风烘干机2500w,差距就是这么大。
热泵式烘干机唯一的缺点,就是贵,在美国要1000美元以上。而在中国,几年前我买的时候,要5000人民币以上,短短几年后,已经低于3000人民币。
不久前,华盛顿邮报发了一篇文章,are you ready for heat-pump dryer ? (你准备好使用热泵式干燥机了吗?)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热泵式烘干机,在美国还处于先期推广阶段。我打开Amazon一查,目前美国市场的烘干机,确实还是以热风式为主。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某东,某宝,输入烘干机,热泵式已经是主流。这就是我们的后发优势。
美国酒店,依然在使用热风式烘干机,个个都是电老虎。热风式烘干机属于比较老旧的模式,说简单一点,就相当于拿吹风机去吹干衣服,它使用电加热组件加热空气后吹向滚筒中的衣物,简单粗暴,没有任何热量回收,同时还会排出湿热的废气。
另外,中国酒店自助洗衣,一般都是免费的,而美国,都要收费,支付手段几乎都是投币式,在美国旅行,必须随身携带一斤硬币,否则寸步难行,感觉一夜回到解放前。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到了美国,才知道中国酒店洗衣房的好。美国洗衣房,一般只配一对洗衣机,我们通常是两对,不仅数量多,性能也更强。
我去过这么多国家,根据我的经验,能在酒店提供自助洗衣机的只有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新西兰、日本等,欧洲有没有普及,我不太确定,当时也没注意。这里划重点,这些国家酒店洗衣机都是要收费的。
这个世界上,唯一在酒店普及自助洗衣机,且基本不收费的国家,只有一个——中国!如果我说错了,请在后台纠正我!
总而言之,中国非常独特,虽然账面上不是发达国家,但工业水平过于强大,产品性价比太高,所以,最新潮的产品已经渗透到普通人生活的各个环节,以至于我们身处其中而不自知。
写在最后
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美式酒店,就像美国的影响力一样,依然树大根深,这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积累形成的品牌和体系。美国的老本依然很厚实,虽然服务变粗糙了,吹风机落后了,烘干机也落后了,但这些只是皮毛,目前的世界,还没有一个酒店管理体系能与美国平起平坐,而且,这种状态还要持续很久。
放眼全世界,唯一能挑战美国酒店体系的国家,也就是一个。换句话说,酒店管理产业,就是目前世界局势的缩影。
不过,我们的优势还只是局部的,目前还只是量的积累,要想形成质的突破,道阻且长。君不见,中国目前几乎所有的五星酒店,都还是由那六大酒店集团把持,而且他们的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现阶段,中国在酒店管理产业,最大的突破就是中小型民宿管理公司,这方面,我们已经碾压西方,上次我写过一篇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请看:《从民宿的细节,看中法两国的区别》。
虽然美国这只巨大的恐龙,反应有点慢,可一旦反应过来,也会自我改进。不要轻言美国已经衰落,轻敌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换个角度看,有竞争才有进步。美国的连锁酒店进入中国,一方面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我们也学到了现成的管理经验,这可是人家百年积累的成果,我们有今天,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进一步。
中国的酒店硬件和服务,在很多细节上超越美国,对美国来说,也是好事,东大的崛起也提醒这只恐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它并非完美。
摄像头普及率也高
以小见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