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李政道先生逝世有感》: 李政道先生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美国逝世,有报道称享年97岁,也有报道说享年98岁。都没有错,前者是按西方习惯实岁说的,后者是按中国习惯虚岁说的。李博士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李博士是华人,故很多报道是按中国习惯说岁数的。 国人尊敬、喜爱李博士,大致有以下原因:一,与杨振宁博士为华人首获诺贝尔奖,堪称华人之光。二,为中美科技交流和中国科技人才培养做出巨大贡献。三,李博士清秀的面容、沉稳低调的性格更合国人心理。 由李博士逝世,引发俺诸多联想: 一、抗战烽火中的西南联大,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成功典范,亦是世界高等教育的一大奇迹。李政道就读于该校,杨振宁毕业于该校。西南联大除出了两位诺奖获得者,还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175位两院院士。这精神、那精神,中国大学教育最该继承和发扬的是西南联大办学精神。 二、只有融入世界,中国的科学技术才有光明的未来。如果没有钱三强、赵九章、钱学森、王淦昌、邓稼先、王大珩等一大批从欧美学成归来的科技大家,“两弹一星”不可能那么早成功。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深知这一点,上世纪70年代初,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赵元任、陈省身等大家访华,中央领导都是高规格接待。 三、中美科技脱钩比经济脱钩的后果更严重。由于多种原因,很多国人并不了解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上的巨大差距,只有科技部门的领导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当年《科技日报》在一片“厉害了,我的国”声中,逐一披露29项“卡脖子技术”,咱们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差距。若无时任科技部长的支持,《科技日报》怎能连发29篇报道?让俺深感忧虑的是,中国与美国的科技交流和协作这几年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到期后并未续签延期。 四、李博士是中美科技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其贡献若干年后会看得更清楚。 (转自《刘掌柜杂谈》 作者 刘强)
《闻李政道先生逝世有感》: 李政道先生于美国时间8月4日在美国逝世,有报道称享年
思聪谈社会
2024-08-06 12:09:38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