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南齐帝陵:前艾庙/田家村
大晋第一忠臣刘裕
2024-08-20 14:46:23
一、墓葬现状
文保碑为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但是这个说法存疑。现石刻仅余2件石麒麟,神道石柱与神道碑已毁。石兽体型较小,和上期的金家村失考墓石刻大小接近,小于狮子湾与仙塘湾石兽。
东麒麟为双角,保存较为完好,表面纹饰尚且清晰。
西麒麟为独角,长期泡在水中,后才被提拉上来。表面侵蚀严重,纹饰几乎磨灭,仅能分辨出大致轮廓。
墓室未经考古发掘,情况不明。根据目前学界与民间主流观点,前艾庙(或称田家村)地下不止一处墓葬。
二、墓主推测
文保碑称其为萧赜景安陵石刻,并不能十分确定。有一种观点认为可能为萧道生与萧鸾墓葬所在。萧鸾大肆屠杀萧道成与萧鸾后,且为庶系出身,可能并未葬入传统的南齐帝陵区—经山,而是另择万年吉地。当然此种观点也只能是推测,期待未来的考古发掘能够出土文字信息。至于三城巷的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99%的概率实为萧衍祖父-萧道赐墓所在。
1.齐世祖武皇帝萧赜
萧赜(440年-493年),小名龙儿,字宣远,南兰陵郡人,出生于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齐高帝萧道成长子,生母昭皇后刘智容。南朝齐第二任皇帝,482年-493年在位,共11年。493年七月,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陵曰景安陵。
优点:执政期间劝课农桑、减免赋役、重视教育,百姓安居乐业,被称为”永明之治”。
缺点:气量不足;晚年(其实也没多大)执行却籍政策操之过急,导致奸吏舞弊,衍生大量冤假错案,激化阶级矛盾,最终爆发了唐寓之农民起义。
最大槽点:死前不立有能力的次子萧子良,却隔代传位于萧长懋之子-萧昭业,以至埋下宗室骨肉相残的祸根(说你呢,萧鸾),并在10年后南齐灭亡,这口锅萧赜必须要背上。
2.齐高宗明皇帝萧鸾
萧鸾(452年-498年),字景栖,小字玄度,南兰陵郡人,南齐第五任皇帝(494年-498年在位),萧道生之子,萧赜堂弟。
自幼父母早逝,萧道成视如己出。萧赜驾崩后,遗诏辅政,萧昭业和萧昭文,自立为帝。即位之后几乎将萧道成和萧赜的子孙屠戮殆尽。下一任皇帝,他的儿子萧宝卷可以说是历史前几的昏君(刘子业、刘彧、刘昱表示很赞),由此加速了南齐灭亡的进程。
498年,萧鸾去世,时年47岁,谥明皇帝,庙号高宗,陵曰兴安陵。短短4年后,即公元502年,南齐灭亡,萧衍建立南梁政权。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