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南梁帝陵:梁高祖武皇帝萧衍修陵

大晋第一忠臣刘裕 2024-09-14 13:14:06
一、墓葬现状 神道石刻仅存双角石麒麟一只。该石兽体态宏伟雄壮,为典型的南梁制式。不过头大身小,比例略有失衡,春河兄推测是侯景为其所雕刻,并且给出锐评:“羯胡审美”。 二、墓主生平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憾。” 萧衍(464-549),字叔达,南朝梁开国皇帝,502年至549年在位,在位47年,享年86岁。 464年:梁文帝萧顺之第三子萧衍出生。辈分为齐高帝萧道成族侄,与齐武帝萧赜、齐明帝萧鸾等人同辈。 萧衍是一位非常有话题的人物,也是非常典型的前明后昏皇帝之一。他本人博学多才,精通儒学、文学、音律、绘画、书法等等领域。在南齐时期,约20岁时以门荫入仕。后萧衍投至萧鸾麾下,为其篡位出谋划策。 500年:萧宝卷杀害萧衍大哥萧懿,萧衍随即在雍州(今襄阳)起兵; 501年:攻入建康(今南京),萧宝卷被杀,萧衍升任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封建安郡公; 502年年初:萧衍升都督中外诸军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进爵梁公,备九锡之礼→进爵梁王; 502年3月28日,齐和帝萧宝融禅让于萧衍,南齐灭亡,南梁政权建立。 在位期间:推行政治改革,纠正宋、齐以来弊政;宽待宗室(没有什么是不能原谅的),力图避免前朝宗室仇杀的局面;任用寒门掌管机要,同时又承认世家门阀的经济特权,试图调和寒门庶族和传统门阀之间的矛盾。 军事上维持南北均势,利用北魏内部纷乱,扶持南投的元颢对抗北魏。506年天监五年在韦睿的指挥下,一度取得钟离之战的胜利。后多次北伐,收效不大。 萧衍以大力提倡佛教闻名史册,在尊儒崇道以外,企图引入佛教来塑造民众信仰,维系梁朝统治。在位期间,亲身布衣素食,并诏令僧侣皆不得食肉,为僧人素食之始。四次舍身同泰寺,群臣以亿万钱为其赎身。但其崇佛行为逐渐发展为佞佛,大量修建寺院,僧人数量激增,徭役频兴,靡费巨万,加重了民众的负担。 ——摘自旅行者文史爱好者协会公众号 548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衍被困于建康宫台内,宗室们却纷纷观望。 549年:被饿死,享年86岁,葬于其早逝的原配郗皇后墓中。庙号高祖,谥武皇帝,陵曰修陵。

0 阅读:0
大晋第一忠臣刘裕

大晋第一忠臣刘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