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226兵变(二)

范弗里特的饭量 2024-08-31 13:16:41
日本陆军军官就其受到的教育可分成两种团体,一为毕业于陆军大学校,二为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前者由日本陆军的精英份子所构成,后者受限于传统,其晋升为高级军官的仕途向来均遭遏止,从而形成了一股年轻、高度政治化的集团,有“少壮派军官”之称。 这群少壮派军官认为国家面临的问题在于日本偏离了“国体”(指以天皇为中心构成的国家秩序),“特权阶级”剥削人民,导致农村普遍贫困、天皇受到欺瞒,权力由这些人篡夺、致使日本走向衰落,少壮派军官认为其解决之道即以70年前的“明治维新 ”为蓝本,来一场“昭和维新”,起义和消灭天皇身边的“邪恶臣子”,将权力还给天皇。天皇也会肃清西方思想与迫害人民者、恢复日本的国家繁荣。这些思想受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之影响,原法西斯主义者北一辉的政治哲学(如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也发挥了相当大的煽动作用。 这些集团大小有别、组织松散,但大约有100名正规成员,且多驻于东京。少壮派军官的非正式领袖为前陆军少尉、北一辉政治思想弟子的西田税,该人于1920年代成为了民间民族主义者社团的重要成员,该人将陆军称作“国体原理派”(日语:国体原理派)。1931年,日本发生了当时最主要的政治暴力运动——“三月事件”与“十月事件”,帝国陆军与海军走向分裂,并终结了他们原本与民间民族主义者的联系。 尽管规模相对较小,少壮派的活动仍颇具影响力,在日军参谋本部和皇室中亦不乏同情者,如裕仁天皇之弟——秩父宫雍仁亲王就与西田和其他国体原理派领袖交好,且尽管少壮派激进地反对资本主义 ,但同时也积极地从那些试图自保的财阀领袖手中筹措非正规资金来活动。 国体原理派与皇道派之间的本质关系相当复杂,既可说是相同的,又可说是两者构成一个更大的团体 。现代著作的解释将其归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团体,并可视作一个互惠互利的政治联盟,就相对关系来说,皇道派庇护着国体原理派,且给予了交换利益与情报的门路,可抑止过于激进的少壮军官之行动 。(待续)

0 阅读:15
范弗里特的饭量

范弗里特的饭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