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的“忧虑”:一年能捕捞百万吨,繁荣背后却还暗藏玄机?

答案在这儿 2023-04-14 10:28:08

在阅读文章之前,客官可以动动手指点个关注,与作者互动,积极参与讨论吧!

产量、商业价值双高

带鱼是中国的四大海产之一,虽然生性挺凶猛,却是中国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食。

中国的四大海域都有带鱼,此外,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也是带鱼的主要栖息地。带鱼一般能长50到70厘米长,再强壮一点的能长到一米多。

带鱼的种类很多,不止中国有,其它国家沿海也有

带鱼的产卵期很长,一年之中有半年都在产卵,而且它们一次性的产卵量也很高,能产2.5到3.5万颗卵,并且,带鱼1岁的样子就可以繁殖了。这么大的产量,使得带鱼成为最易捕捞的海鱼之一。

捕捞量大的时候,光我国一年就能出水上百万吨带鱼。这说明,带鱼在水产市场上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2017年之前带鱼的捕捞量都是上百万吨

带鱼味美,且它身上的银脂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卵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和6-硫代鸟嘌呤物质。其中,6-硫代鸟嘌呤物质属于天然抗癌剂,对白血病、淋巴癌这种难治的疾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带鱼体内含的丰富微量元素也对人的健康有好处。

易捕捞又健康,让带鱼与全世界的各种水产品相比,经济价值都是相当高的。但近年来,繁荣的带鱼商业也出现了忧虑,当我们仔细看这份繁荣的背后,会发现其实隐藏着危机。

带鱼商业繁荣的背后还隐藏着危机

带鱼危机

似乎只要有人工捕捞,不管哪种海洋生物都逃脱不了种群灭绝的危机。比如说有长江大熊猫之称的中华鲟,若不是国家出手让长江禁渔,并人工繁殖,中华鲟早就一头都看不到了。

用中华鲟举例,有人肯定要反驳,中华鲟的自然繁殖量本来就不高,怎么能跟一次产几万颗卵的带鱼比?那么我们看看真实的数据,就知道带鱼是不是也处于类似的危机。

我国带鱼捕捞量上百万吨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从2018年开始,就跌破了100万吨,同年,带鱼的进口量也急剧上涨。

2018年开始我国带鱼产量就跌破百万吨,进口量则在增加

2020年,我国进口了大约14480吨带鱼,而2015到2018年,每年的进口量才几千吨,2017年更是低到只有约2507吨。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市场对带鱼的需求量只增不减,但带鱼的产量却越来越少。

实际上,在我国的带鱼捕捞量上百万吨之前,这种生物就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曾经,带鱼多到烂大街,数量不光够海鲜爱好者饱口福,还有多余的拿去当饲料喂养其他动物,人们怕是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带鱼也会闹减产的危机。

带鱼早前数量很多,深受海鲜爱好者的喜爱

可当带鱼减产时,渔民们并没有意识到问题,而是变本加厉地撒“绝户”网,连还没长大的小鱼苗都捞上来了。爱吃带鱼的朋友应该会发现,现在买的带鱼几乎都很短,想看到一米长的带鱼几率小的不得了。

这种绝户捕捞的行为严重地破坏了渔业生态,就算带鱼的繁殖能力再强,也补不回被捞的数量。

并且,带鱼还有一个特征是:脆弱。

带鱼并不擅长游泳,白天蹿到离海面不远的地方遛遛弯,晚上又回到海底去休息。

带鱼虽然种类繁多,但是它并不擅长游泳

所以当渔民白天捕鱼的时候,带鱼非常容易捕捞,再加上它没有鱼鳞保护,渔网一快速拖动,带鱼身上的银脂很容易就破损了,里面的脂肪暴露在空气下,很快就氧化,让整条带鱼都跟着腐烂,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虽然现代冷冻技术高,可是损伤大的带鱼依然会被市场嫌弃。渔民们只有捕捞更多的带鱼,来减小损坏率,这也是带鱼捕捞量大的原因之一。

还有人类文明发展给海洋造成的污染,挤压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得鱼类减产,带鱼越来越显现出步大黄鱼后尘的趋势。

人类文明给海洋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同样作为我国的四大海产之一,以前大黄鱼跟带鱼一样产量极高,结果生生被捕捞成了极危物种。有了前车之鉴,为了避免带鱼被捕到灭种,我国在积极保护的同时也开启了人工养殖模式。

人工养殖带鱼难

2017年,舟山渔场率先尝试人工养殖带鱼,并初步攻克了养殖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带鱼离海即死。

技术人员把来自深海的野生带鱼苗放进两米来深的室外水池里,养了一个多月后,又转入室内继续饲养。慢慢地,原本只有20厘米左右的带鱼苗长到了40多厘米,又过半年,它们长到70多厘米,就进入繁殖期了。

舟山水产研究所饲养的带鱼

但目前,我国也只有舟山渔场养殖带鱼比较成功,实现了从赶海到养海的产业转变。可这里养殖出来的带鱼个头小,体格和品质都不如野生带鱼。

这是因为人工养殖带鱼一直是神话,在舟山渔场养活带鱼之前,国内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记录,带鱼从来都不适合人工养殖,这是带鱼的特性决定的。

带鱼是深海鱼、洄游性鱼类,这意味着,只有大海才是它们的家。

带鱼属于洄游性鱼类

有位温州的老渔民介绍过带鱼养殖难的问题,他说,菜市场卖的带鱼肚子都是破的,因为带鱼通常生活在一百多米深的海中,捞出海之后压力发生了变化,带鱼的鱼鳔就爆了,当然是离海即死。

虽然可以靠人工技术改变水压去给带鱼营造生活条件,但成本高,带鱼本来就卖的便宜,这么做不划算。

而且,洄游性鱼类每年都要千里迢迢地迁徙,追着水温在多个海域之间游动,把它们放在小小的水池里,它们真的很难活下来。

带鱼在水池里其实很难长久存活下去

再者,带鱼凶猛,明明没有鱼鳞还经常同类相残,生活在养殖场里,可能没多久它们就死伤无数。

最后,带鱼的喂食也是个问题。通常,人工养鱼喂的是特制的鱼饲料,可带鱼要吃毛虾、乌贼等。根据季节不同,带鱼的食物还有差异。比如,它们夏天吃磷虾、糠虾、刺鲳等;冬天吃七星底灯鱼;并且同类也是它们的主食。

就是说,要养活带鱼,还得先准备丰富的海产品,又是一大笔支出,很容易亏钱,因此我国并没有大规模人工养殖带鱼。

带鱼的食物来源很多,但成本都不低

那舟山渔场是如何养活带鱼的呢?

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的徐志进介绍说,他们养殖带鱼是靠慢慢驯化的,就像人类驯化所有的野生动物那样,改变带鱼的习性,让它们不再自相残杀,首先保证它们的生存几率,无法改变水的压强,就先从水质、水温着手,尽量给带鱼提供良好的环境。

野生动物天生就有适应生存环境的本领,带鱼也能在一米多深的水池里慢慢调整自己,生活下来。

人工养殖带鱼需要慢慢驯化

现在,舟山渔场已经逐渐摸索出了养殖带鱼的经验,连年获得大丰收,北京水产市场的带鱼大多就来自舟山渔场。

不过,舟山渔场提供了好的榜样,并不代表带鱼养殖能普及,想要发展成熟的养殖产业链,还得继续摸索,提高带鱼的品质才行。

带鱼养殖产业链还需要继续摸索

1 阅读:48

答案在这儿

简介:深耕疑问,重在科普,尽量专业,解析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