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主编者简介
总论《形意拳之源流》 1 页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民国金鸿良《形意拳讲义》 38 页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章启东著《连环形意拳图说》 158 页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任尔琪《内功四经与拳术运义》 217 页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高降衡著《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 247 页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云山领山传《形意内功谱》 328 页
凡例
抄本原谱
简体对照
附录 376 页
总论《形意拳之源流》
一、此本得自民间,为无名氏抄本。
二、……
三、……
四、……
五、重温此本中源流内容,可知其中有许多不同于民国时期其他传人著作、抄本拳谱的说法。如“清初浦东诸冯人有姬际可,字隆风者,访名师于川陕间,得《武穆拳谱》于终南,研习之,尽其术后,以授其徒曹继武,继武以授姬寿,寿序《武穆拳谱》,梓行于世。同时洛阳有马学礼者,私淑于继武者也,亦得其传,名著大河南北。咸丰间祁县戴龙邦与其弟陵邦,俱受受业于学礼,造旨俱深,名震山右。同治末深州李能闻二戴名时,至晋访之,好其术,学之九年,而技成,及东归,设学授徒,其游者颇众,直隶之有形意拳自此始……”为姬寿、马学礼与曹继武、戴氏与马公等相互关系相关信息在民国时期一种说法的一个代表。
六、其中有些记载则值得推敲,如传人相互关系;如‘曾有寿序《武穆拳谱》,梓行于世’等,不知其依据所在。
七、其文‘民国初之年,靳云亭、李剑秋相继南下,著书立说,提倡斯术于大江南北,风起云涌,成极一时。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告成,奠都金陵,明冬设馆,奖励国术。而对于斯拳,以其源远而流长,法简而意深,提倡尤不遗余力,然则斯拳也。此后其时,家喻户晓,而为强国强种之基础乎!’则真实地记载了中国特殊历史时期传统武术对社会的贡献极其正能量。
八、……
民国金鸿良编著《形意拳讲义》
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戴氏心意拳学者安藤直哉先生来京与笔者在北京兆龙饭店会面,并向笔者提起尚云祥之女藏有民国金鸿良先生的《形意拳讲义》后,笔者四处查询此书。由于当年是军队内部使用的教材,经过朝代的更迭,特别是文革以后,存世数量极少,因此难以得见。
二、后来笔者在天津拜访杨立德前辈时,被推荐到其同门兄弟杨润田老先生处,也许因多年无武林人问津,或同门缘故,见笔者为研究历史而来,杨老先生格外热情,除了介绍许多历史故事外,老先生赠送笔者其收藏的六部拳谱复印件并孙氏太极拳录像带一盘,快递到北京笔者工作处。此本即杨老先生所赠本。请各位读者铭记!
三、民国金鸿良先生的《形意拳讲义》,是民国时期军界教材的不同版本。说明这一教材很受欢迎,在不同时间不断有军人整理再版。目前已经发现了三个版本。
四、1911 年清政府将设立在保定的北洋军官学校更名为陆军预备大学堂。民国成立后迁至北京,定名为陆军大学。陆军大学陆军部设立陆军武技术教练所一处,地址在西城受壁胡同,该所学员,皆由全国陆军之官佐选送者,肄业年限为年半,当成立时,按尚云祥先生传人信息,特聘尚云祥先生充任形意拳术教官,在所三年,两期毕业后,尚云祥先生便于西直门内南小街弥勒院庙内授徒,能深得衣钵者,有刘文治先生,及许笑羽先生,金鸿良先生是尚云祥先生弟子。
但看这一教材的内容,以桩功为特点。而尚云祥先生其他传人似不以桩功为特色。而同期也在此处任教的王向斋先生(王芗斋先生)(一说王先生帮助尚先生获得此工作,因此尚先生对王先生看法改变),在其《意拳正轨》以前,桩功为其特色。之是形意门传人对陆军大学官兵培训的历史见证,影响。因此,这一教材原出,似来自王先生更多。也许二者兼而有之。以后军界沿用此教材。
五、众所周知尚云祥先生师承李存义先生,后曾得郭云深先生指点。历史为我们留下了这些前辈大师的照片,记录了珍贵历史:从郭云深先生现存两张照片看,其人性格外向,开朗、豪爽,从车毅斋先生的多张照片看,其性格内向;从合影看,至少民国时期初期王芗斋先生、尚云祥先生等关系良好。
六、由于旧军人的历史及其遭遇,其文献已经十分难见。这些文献对武学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其间隐藏的许多武学历史、技术,有待深入研究。
七、本文部分文字、拳势图参考民国十二年本所补;此本亦可弥补它本缺失。各版本行文又各有许多不同。因此各版本均有其独特的信息和价值。
八、传统武学,包括形意拳在民国时期的影响,是各方传人集体努力的结果。本书也是在众多筹委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才得以与各位读者见面的。
1931中华书局版《连环形意拳图说》
简介略
任尔琪编述《内功四经与拳术运义》
一、此本得自民间,原为民国时期,山西宋世荣先生四大金刚之一任尔琪先生在太原的出版物。由于当时发行很少,世人难以见到。最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曹志清师叔《形意拳理论研究》参考书目中见到,虽努力过,但一直未能看到其真容。
二、任尔琪,字玉田,太原县(晋源区)南大寺村人,生于1877 年农历二月初六日,殁于1945 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终年68 岁。先生周岁时父亡,其母多病。体弱瘦小,后闻拳术能强身健体,遇知武者即请教。年少时经商于太谷,得遇宋世荣先生,即拜宋世荣为师,从习形拳拳,尤精于宋氏内功盘根和散手,其身法灵活,与人交手,一二招之内即分胜负。创编了“三节推掌”“五翻鸳鸯掌”等功法,先生授徒众多,其传人有晋祠镇索村的王红喜、北格镇辛村的何连蛮、刘家堡东草寨的孟可俭、交城县段村的宋登、晋源街办古城营的孟基泰、姚村镇西邵村的张继承、任红宗、任翠珍(女儿)、王四印等人。
三、此书即为任尔琪先生编述出版的唯一武学著作。
四、清初被山东琅玡王氏发现了一部《内功四经》武功秘籍,后流传到沈阳工部,刘晓棠先生得之。同治年间宋世荣先生获赠后,将其与李洛能先生所传心意(形意拳)功夫合二为一,发展出了独特的宋氏形意特征,名振武林。初期《内功四经》秘籍一直在门内、好友之间传抄。因此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任尔琪先生首次将其在社会上公开,使武林中人得以知晓,是为其贡献之一。此前虽有山西国民师范学校有相关内部教材出版,但局限于国民师范学校内部使用,等一大批国共著名人物均是学员。榆次山西著名形意拳家张书田、田绍九(田际成)先生也在其中。
五、《内功四经》内容之外,拳术运义此书是任尔琪先生的一大特色,在当时背景下对几种拳法做了归纳总结。
六、另据韩银柱先生《晋祠镇国术大师任尔琪》文章介绍:“……任尔琪山西晋祠国术促进会会长,成为方圆百十里内有名的国术大师,誉满三晋。1934 年,山西省第一次国术大会在太原召开,当年的山西省国术促进会赠任尔琪锦旗一面。……任尔琪不但形意拳术精湛,而且毛笔字写的非常好,他所著和所抄的《精神宝鉴图》《内功四经拳术运气》《六合拳谱形义目录》《盘根拳谱》等字迹工整清晰,笔锋遒劲有力,犹如刻板印刷一般,堪称一绝。……1933年,山西省第一次国术大会在太原召开,任大师主持了大会,并获得省城国术促进会奖状,上写“热心国术”四个大字。
七、不知任尔琪先生《六合拳谱形义目录》《盘根拳谱》今存何处?
八、书中提及‘宋约斋师著有经谱,另详言之’宋世荣先生所作拳谱是否还存于世?
九、此书虽前后有残缺,亦属十分难得。相关《内功四经》来龙去脉的记载,保存完好。期待任尔琪先生此著作完整版的发现。
1937 年1 月23 日任尔琪的儿子完婚时任尔琪和部分弟子合影,前排从左至右依次是二女任翠珍、三女任福珍、弟子孟基泰之子;后排三女婿、北格张花村的王敏、寿阳县的民儿、清徐县东戈站的杜密、交城县段村的宋登、北格镇辛村的何连蛮、任尔琪、晋源区古城营村的孟基泰、晋源区晋祠镇索村的王鸿喜、魏克俭,其他二人名字不详”(《太原日报》20140716)
高降衡著《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
一、形意拳是中国四大名拳之一。其于民国时期的比赛战绩以及影响,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实战拳法。而形意拳是由山西戴氏心意拳演变而出。
二、本卷之高降衡先生于民国时期所著本书,乃戴氏心意拳传人最早出版物。且其中给出了许多珍贵历史信息,揭开了李洛能先生(名飞羽,字能然,俗称李老能,转音李洛能,李老农等)为避祸,刻意隐藏在河南与戴文熊(文雄)等人摸爬滚打,剿捻军、伤及众多人命等重要历史。
三、历史重要价值之外,高降衡先生因其为文化人弟子也是高阶层人员,而思想开明,为国为民,故最早记录、总结、公开了戴氏心意拳的武功内容,非常不易。
四、高降衡先生与河南宝鼎先生一样,其名称使用的是形意拳而不是心意拳也为学界一大争论研究点。
……
七、……布华轩先生捐献了布家珍藏高降衡先生著作《形意拳基本行功秘法》一书。去年因故被当作废品处理,流落于书商之间,只可惜抢救回来时,该文献已因缺乏小心保存处理,致纸张风化破坏严重,内文严重残缺致大部分内容无法辨识……首次简体化,实属不易。
九、高降衡先生著作中更多价值,有待学人挖掘研究。
云山领山传《形意内功谱》
一、形意拳出现许多名家高手,因其有一套自己的秘传内功。但一般形意书籍极少涉及,多数传系的形意拳传人著作或者一带而过,或者含糊其辞。
二、本卷作者给出了自己所掌握的形意内功功法,并给予系统介绍。
三、由于此抄本书法难以辨认,这次简体化,方便读者研习。
四、初以为此内容独家所有,后在本书目录发布后,群里有几位老师指出此本内容与张占魁及其外甥(一说表侄、表弟)马礼堂(马步周)先生的养生功法内容有重合;此外张占魁弟子姜容樵先生《形意母拳》中也有相关内容;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者在西安孙豹隐先生的推荐下,专程拜访马礼堂先生的高足尚济老先生。尚济老先生讲述了许多形意历史故事,包括其恩师‘坦克’绰号来历,师爷刘维祥先生的事迹等等,又感叹其书多年难出,于是笔者促成其日后大作的出版。也算了却一桩心意,其中也有相关内容。这些情况反映出了张占魁先生传系的特征,是其一个发展及贡献,至于张占魁先生此功法的来源,有待学界深入研究。
五、由于此本抄录时间当早于马礼堂先生著作发布时间,因此其来源待考。
六、上述几部著作可对比研究,所谓温故知新。另外,形意内功功法相关内容,当养生看待,形意传人反而会忽视,重视不够。
……
八、本书的出版也意在抛砖引玉,…… 如能因此引起学人重视,也是一大收获。
九、历史上各支脉传人在技术上的不断发展,也是传统武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规律。限于篇幅,更多展示这一规律的形意抄本拳谱文献,后续寻机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