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3年没管长成巨大肿瘤# 少看点标题党,看点大数据吧。
关于甲状腺癌是否需要切除的问题,可以看一下甲状腺专科医院发的科普。这是我去年发过的。
日本Kuma医院(隈病院)建立于1932年,是日本最早的甲状腺专科医院之一,每年门诊量18万人,对于各种甲状腺疾病有着丰富经验。Kuma医院官网上有很多关于甲状腺癌的科普,关于很多人问到的一个问题,Kuma医院建议对低风险甲状腺微小癌进行随访而不是手术。
(注:甲状腺微小癌指的是最大径≤10mm的癌症)
原文为日文,机翻后简单校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医院官网看原文「甲状腺微小がんは経過観察を推奨」。以下仅代表日本的建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水平、筛查方式和随访难易程度有所不同,请以所在国的诊疗指南和主治医生意见为准。
*******
1.当发现甲状腺癌时,人们往往会想「我必须立即进行手术!」 然而,根据Kuma医院过去20年积累的2000多例病例的数据来看,对于低风险微小癌来说,
1)90%以上的病例即使在不进行手术的情况下进行随访,也不会生长或进展;
2)无论患者是在肿瘤稍大一点后才进行手术,还是立即进行手术,都没有因甲状腺癌死亡的情况;
3)而且初期手术时,声带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较多。
如果是这样,在考虑身体损害和经济负担时,随访的益处更大。基于这一研究成果,我院提出将随访观察作为低危微小癌的首选。 这一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世界上最权威的组织——美国甲状腺协会已将微小癌的随访观察纳入了甲状腺癌治疗指南。
2. 许多人患有低风险微小癌
甲状腺微小癌通常风险很低,对生命的影响比较小。
人们很早就知道,在对死于其他疾病的人进行尸检时会经常发现甲状腺微小癌。而且据报道,大于3毫米的甲状腺癌通过超声波检查很容易发现,其发现率高达3%-5%。此外有研究报告指出,香川县癌症检查中心利用超声波对接受过乳腺癌检查的成年女性进行甲状腺癌筛查时(注:日本不对正常人群做甲状腺癌筛查),在3.5%的接受检查者中发现了甲状腺癌。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许多人患有微小的甲状腺癌。但即使他们自己不知情,这些癌症也不会导致死亡。
此外,甲状腺癌向淋巴结的微小转移对生命的影响不大。
最大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癌被称为「甲状腺微小癌」。即使甲状腺微小癌可以存活,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是否会有转移的风险? 这是一个合理的担忧。
就甲状腺癌而言,即使是微小癌,也有30%~40%的患者会在手术时在显微镜下发现微小癌转移到淋巴。不过也有研究表明,这些转移的微癌几乎不会生长,对生活的影响也很小。
换句话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低风险的甲状腺微小癌病例中,癌症本身是可以并存的,即使微小癌转移到淋巴腺,转移的癌症也几乎不会生长,无论如何对生命的影响都很小。
3. 可以选择非手术随访
1993年,Kuma医院开始提出非手术随访观察。基于对这些事实的综合评估,现任院长宫内昭认为:「大多数甲状腺微小癌可能是无害的,不会生长和进展。只有一小部分微小癌会生长和进展。」 该提案得到了医学委员会会议的批准,并于同年启动这项临床研究。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此类举措。
从那时起,Kuma医院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就提出了手术和随访的两种方案,患者可自行选择。如果选择观察,首先在6个月后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和血液检查,然后每年进行一次。
而对于所有高风险的微小癌,则会进行手术,而不是随访。高风险微小癌具有以下任一特征:
1)已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2)浸润到周围组织
3)经细胞学诊断为高度恶性的病理类型
4)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的
出于安全考虑,5)喉返神经附近、6)附着于气管的癌症也被列为高危因素。而低风险的微小癌是指不具有上述任何一项的甲状腺癌。
Kuma医院正在积累甲状腺癌患者的数据,并持续对进行手术的病例和选择随访的病例进行比较分析。
4. 通过分析Kuma医院积累的临床数据,发现了什么?
经过10年的随访,92%的患者肿瘤大小没有变化,8%的患者肿瘤生长。
当我们分析长期随访患者的数据时发现,只有8%的患者在10年后肿瘤长大了3毫米或更多,而其余92%的患者肿瘤大小没有变化或部分缩小。此外,只有 3% 有小的淋巴结转移。
当癌症变大或出现淋巴结转移时,就会进行手术治疗,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人再复发,也没有人死于甲状腺癌。
人们可能会认为,如果在随访过程中出现淋巴结转移属于是随访失败。但事实也证明并非如此,如果患者一开始就接受了手术,那么就会进行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半切除术)和气管周围淋巴结清扫术,但这些手术并不能防止颈部外侧的淋巴结转移。 那么,即使立即进行了手术,也无法防止淋巴结转移,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
而在这两种情况下,无论是在出现转移后进行第一次手术和第二次手术,还是在出现淋巴结转移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观察和手术,其后续疗程都是良好的。只要从数据中清楚地了解这些事实,我们Kuma医院相信一次手术比两次手术更好。
5. 10年随访对比
手术组和随访组均无甲状腺癌死亡病例,在Kuma医院某段时间内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的2153名患者中,974名选择手术(以下简称「即刻手术组」),1179名选择随访(以下简称「随访组」)。
-在974名立即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有5名随后出现癌症复发,这些人经过再次手术后仍然健在,至今没有复发。不过,该组中还有5人死于其他疾病。
-随访组的1179名患者中,有94名随后因「自己改变主意」等各种原因接受了手术,其中1名患者复发。在 1085 名未接受手术并接受随访的患者中,有3人死于其他原因,但其余所有人都幸存下来,并且没有发生微小癌进展。
根据这个结果,无论是否进行手术,2153名受试者中因甲状腺癌死亡的人数为零。
5. 通过非手术的随访,也可以避免声带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风险
手术会产生声带麻痹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风险,但如果选择随访,这种风险几乎不存在。
-即刻手术组短暂性声带麻痹的发生率为4.1%,随访组为0.6%;
-即刻手术组短暂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6.7%,随访组为2.8%;
-即刻手术组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1.6%,随访组为0.08%。
此外,即便手术是由Kuma医院等专业医院的具有丰富甲状腺手术经验的医生进行的,但即刻手术组中有两名患者(0.2%)出现了永久性的声带麻痹。如果手术由经验不足的外科医生进行,这些并发症可能会更高。
有了这些发现,Kuma医院现在决定将低风险甲状腺微小癌的首选随访作为医院方案提出来,现在有90%以上的患者选择了这一方案。
6. 以全球数据为后盾
甲状腺癌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增加,但人均死亡率却没有增加。
近年来,支持此类随访观察有效性的数据也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你知道甲状腺癌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吗? 在美国,病例数在约20年内增加了两倍;在韩国,病例数在约18年内增加了约15倍。 然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患癌人群的绝对数量增加,而是超声波、CT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方法的发展,以及接受诊断检查人数的增加,这使得以前无法检测到的最大直径小于1厘米的甲状腺微小癌也能被检测出来。
更详细地解释一下,甲状腺癌也分为几种病理类型,更容易通过影像学检查出来、且实际上呈上升趋势的甲状腺癌类型是甲状腺癌中的乳头状癌。 乳头状癌可以通过超声引导细胞学的技术进行检测和确诊,这种技术可以检测出小至3毫米的癌症。
尽管甲状腺癌检测频率有所增加,但甲状腺癌的人均死亡率并未改变。这意味着大多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不会导致患者死亡。
自从我们医院开始建议对微小癌进行随访以来,全球的新数据也证明随访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
最后补充一下中国的甲状腺癌诊疗指南(国家卫健委2022版),目前对于低风险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除了手术治疗外也可以考虑采取主动监测、密切随访的措施。另外去年开始,指南已不推荐对一般人群进行甲状腺癌筛查。
#健闻登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