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杨乃武刚中举3个月,突然被判斩立决。姐姐背着黄榜2次进京申冤,可经过7审7决还是维持原判。怎料,丁宝桢一句话惊动慈禧,100多官员丢了顶戴,杨乃武这才平反。 常言说人言可畏,舌头底下压死人,当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和人命官司连起来,就足以将人活活压死。 1873年,杨乃武就因为子虚乌有的流言而身陷囹圄,差点斩首示众,蒙受不白之冤。 而杨乃武案正是晚清四大奇案之一,在数百年的历史里改编成电影、戏曲、小说,广为传唱。 杨乃武的父亲以种桑养蝉生丝为业,家境颇为富足。而杨乃武也是自幼聪颖过人,二十来岁的秀才名动乡里。 杨乃武为人豪侠义气,好打抱不平,他曾在余杭县衙门口题诗痛骂知县卖法贪赃,但也因此得罪了余杭官场,种下了杀头的祸根。 余杭县有个叫毕秀姑的女子,她家境贫寒,却长得水灵清秀,姿色不俗。 父亲早早去世,母亲改嫁县衙粮差喻敬天,而喻敬天有个远房族姐嫁给了仓前镇葛家村人葛奉来。 葛奉来因病早亡,留下妻子葛喻氏与儿子葛品连孤儿寡母,太平军作乱导致母子离散,葛喻氏改嫁。 岂料第二年葛品连就逃回来了,继父沈体仁便安排葛品连到县城里一家豆腐坊做帮工。 毕秀姑11岁时,两家亲上做亲,喻敬天将毕秀姑嫁给葛品连为妻,并邀请了十里八乡有名望有学识的秀才杨乃武挑选结婚的黄道吉日。 同治十一年三月初四,毕秀姑与葛品连完婚,第二年租住到杨乃武家。 因毕秀姑生的落落大方、白皙秀丽,又爱穿绿色裤子白色上衣,乡人称之“小白菜”。 但葛品连粗俗狭窄、多疑善妒,加上婆婆泼辣蛮横,从中寻衅挑唆,葛品连对妻子充满了不信任。 杨乃武又是中道丧妻,深居简出,常常教习小白菜毕秀姑读书写字,两人过从甚密,街头巷尾便渐渐有些风言风语,虽然没人亲眼得见,但是“羊吃白菜”的流言甚嚣尘上。 杨乃武是读书人,爱惜清誉,急于摆脱通奸嫌疑、流言蜚语,于是故意大幅度抬高房租,逼迫葛品连一家搬走,葛品连早就对杨乃武与妻子毕秀姑心生不满,疑窦丛生,只是从未抓到二人的把柄,见此良机,心领神会,干脆搬走。 岂料同年秋天葛品连得病,母亲沈喻氏以为是小病,不太重视,导致儿子沉疴难起,暴病身亡。 死后尸身面色发青,口鼻流血,葛母悲愤交加,竟然状告小白菜毕秀姑通奸杨乃武,谋杀亲夫。 知县刘锡彤与杨乃武积怨已久,又早早听了杨乃武与小白菜通奸的风言风语,如今握住了把柄,岂有不报复的道理? 最后小白菜被屈打成招,两人被判死,案子送到杭州府和浙江按察使,皆草草了事,维持原判。 杨乃武不甘心冤屈而死,在死囚牢中写下亲笔辩状,让姐姐上京告状。 最后惊动了慈禧亲自督办,这才沉冤得雪,涉案300多名官员落马查办。 葛品连曾被太平天国掳走,而太平天国的主要作乱范围在江南,曾国藩率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而江南的大小官职也几乎被湘军把控,目不识丁的湘军成了地方官,一意搜刮民脂民膏,捏造了无数子虚乌有的冤假错案,像余杭知县刘锡彤屈打成招、甚至伪造验尸结果,将葛品连口鼻流血改成七窍流血的中毒症状。 慈禧太后出手干涉杨乃武案,正是借力打力,清洗了从中央到江南的一波湘军官员、朝堂中的江南党羽。 而在这样你来我往的政治倾轧中,无数像杨乃武、小白菜一样的普通人犹如砧板上的鱼肉一样任人宰割。 人言可畏,当流言和枉法结合在一起就能成为杀人的利器,杀人的不仅仅是刽子手手中大刀,也是你我口中的一条条舌头,这舌剑伤人于无形,更加凶。 沉冤得雪的杨乃武回到老家继承祖业,养蚕种桑为业,而小白菜毕秀姑落发为尼,遁入空门,法号“慧定”。
1873年,杨乃武刚中举3个月,突然被判斩立决。姐姐背着黄榜2次进京申冤,可经过
百态人间如流水
2024-09-18 11:51:29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