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那年,英华姐来到我们村里的外婆家。 因为他妈妈生第二个弟弟,无人照顾她,所以,舅舅就把她接过来,在外婆家呆一段时间。 哪知道,英华妈妈生了小弟弟后失血过多,撒手人寰。英华的爸爸是铁路工人,一年到头,春节才能回来。 爷爷奶奶和外婆商量后,英华姐只能留在外婆家。 英华姐长得非常乖巧,眼睛会说话似的,特别逗人喜欢。村里小伙伴也愿意和她在一起玩。 英华姐很懂事,主动会帮外婆家干家务,虽然,外婆特别疼她,她总是怯生生的,还是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她常常坐在外婆的门槛上,不由自主地流泪。小伙伴问她是不是想家了?她使劲地点头。她说她好想好想妈妈还活着,想两个弟弟,想爸爸及爷爷奶奶。 伙伴们也常常陪着他流泪。 1972年,七岁的英华姐,在外婆这里开始上学。 外婆家也不富裕,好在,舅舅是一位手艺人,家里过日子没有问题。舅妈对她总的说来也不错。 但,舅妈生了第三个孩子后,对英华姐的态度明显改变。经常指桑骂槐、扯鸡骂狗地指向英华姐。 外婆为此不依舅妈,婆媳之间大吵过一天一夜。 英华姐受不了,竟偷偷地离家出走。全村人出动去寻找,傍晚时分,在大队榨油房找到了哭成泪人的她。那一年,英华姐十岁。 舅舅回来,把舅妈大骂了一顿,舅妈知道理亏,不敢吱声。 英华姐初中毕业,爸爸把她接到成都去读高中。 离开外婆时,英华姐哭得死去活来。她明白这一走,就再也没有机会和外婆见面了。因为那时,外婆已经病得非常厉害。 英华姐离开半年后,外婆就因子宫癌病逝了。 后来,英华姐工作、结婚后,年年都会带爱人回到舅舅家。 舅舅看着英华姐,总会泪流满面,会提到英华姐死去的妈妈,会提到那时的不容易。 英华会给舅妈买很多礼物,她理解舅妈的不容易,生活压力大,舅妈的一些行为可以理解。舅妈总会被感动得眼含热泪,常常给英华姐说:对不起。 英华姐说:不管怎样,她永远会对舅舅、舅妈感恩。养育她,并不是他们的责任,这完全是无私的爱。她将永远记住他们人性中闪光的部分。 在英华姐的记忆中,外婆家就是她的故乡,她有很多童年的好朋友。 她说常常梦见这里,梦见这里的人们。
六岁那年,英华姐来到我们村里的外婆家。 因为他妈妈生第二个弟弟,无人照顾她,所
时光喝醉客
2024-09-30 01:39:5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