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陵陪葬墓:英国公李勣(徐世勣)墓
大晋第一忠臣刘裕
2024-10-11 21:20:16
一、墓主生平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东明县)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行第23。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历仕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
唐高祖李渊时期(618年-626年):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加授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徐世勣自此改名李世勣。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626年-649年):拜并州都督,授金紫光禄大夫;改封为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兵部尚书;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拜太子詹事。
唐高宗李治时期(649年-683年):拜洛州刺史,加封开府仪同三司,任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事务;拜尚书左仆射,拜司空。
669年总章二年,李勣卒,享年76岁,唐高宗辍朝七日,赠李勣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二、墓葬现状
李勣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昭陵博物馆内,为唐昭陵陪葬墓,编号138。封土由3个高约18米的大土堆呈倒品字形构成,以象阴山、铁山及乌德鞬山为墓型,以表彰李勣破突厥、薛延陀之功。《新唐书》李勣传:“起冢象阴、铁、乌德鞬山,以旌功烈。”
1.石刻
墓前石刻现存共4种9件,分别是:神道碑1、石虎3、石羊3、石人2,在封土前神道两侧最北边一对石人,西侧向南3只石虎,东侧向南3只石羊。
神道碑一通,螭首龟趺,高7.5米*宽1.8米*厚0.54米,是唐昭陵陪葬墓中最高大的神道碑,立于677年仪凤二年十月。碑首篆书阴刻”大唐故司空上柱国赠太尉英贞武公碑”16字,碑文为行草书,为唐高宗李治御撰御书。
李勣墓志出土于甬道口,长86*宽84*厚17厘米,饰蔓草花纹。上书“大唐故司空公太子太师赠太尉杨州大都督上柱国英国公李公墓志之铭”30字。
2.墓室
李勣墓属长斜坡土洞式,由墓道、4过洞、4天井、2壁龛、甬道与单墓室构成,水平全长63.75米。墓室砖砌,穹窿顶,底面近似正方形,四边微向外张(曲边正方形?)。
墓道:长28.2米,宽2.8米,12度坡;
甬道:长10.4米,宽约1.5米;
墓室:边长约4米,中间长约4.6米,顶高4.84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