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乾陵陪葬墓:章怀太子墓(一、地宫)

大晋第一忠臣刘裕 2024-12-09 15:58:18
一、墓葬现状 (一)地表 章怀太子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乾陵陪葬墓之一,为章怀太子李贤与太子妃房氏合葬墓。 章怀太子墓陵园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43米。地表封土为覆斗形,底部长宽各43米,顶部长宽各11米,高18米。封土南面现存一对土阙台和一对石羊。 (二)墓室 1971年7月2日至1972年2月下旬进行考古发掘。章怀太子墓水平全长71米,由长斜坡墓道、4个过洞、4个天井、6个小龛、前甬道、前室、后甬道和后室组成。其中前后甬道+前后墓室面积为84.35平方米。 长斜坡墓道:水平长20米,宽2.5-3.3米; 过洞:4个券顶土洞,长2.7-3.4米,宽2.2-2.4米,高2.8-3米; 天井:4个,东西长各3米,南北宽1.8-2米。有一个天井隐藏在前甬道上方,未发掘; 小龛:6个,分布在前3个过洞的两侧; 前甬道:长14米,宽1.7米,高2.1米,面积23.8平方米; 前室:长4.5米,宽4.5米,高6米,穹窿顶,面积20.25平方米; 后甬道:长9米,宽1.7米,高2.1米,面积15.3平方米; 后室:长5米,宽5米,高6.5米,面积25平方米; 石椁:庑殿顶式墨玉石椁,由33块石板组成,长4米,宽3米,高2米; 墓主:发掘时,石椁内出土腿骨、头骨碎片,椁外一支腿骨,后室之外发现零碎肋骨、脊椎骨和一片肩胛骨。 二、墓主生平 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狄道人,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 654年永徽五年腊月出生,初封潞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史称“章怀注”,具有较高史学价值。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如今已佚。 675年上元二年,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为皇太子, 期间三次监国,得到唐高宗称赞、朝野拥戴和武后猜忌。 680年调露二年,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 684年文明元年,武则天废帝主政后,为酷吏丘神勣逼令自尽,享年三十一岁。 685年垂拱元年,诏复雍王爵位。 706年唐中宗神龙二年,追赠司徒,以亲王礼陪葬乾陵。 711年唐睿宗景云二年,追谥章怀太子,与太子妃房氏合葬。

0 阅读:2
大晋第一忠臣刘裕

大晋第一忠臣刘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