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曾叫器“用核武炸中国”的武大985女硕士王懿,后来最终还是饿死在了她

老闫聊史 2024-10-14 10:38:04

2023年,曾叫器“用核武炸中国”的武大985女硕士王懿,后来最终还是饿死在了她心心念念的“发达国家”日本,而她的父母却拒绝为其收尸…...   王懿降生于 1986 年的贵州贵阳,其父母虽不富足,却在她的教育上投入了无尽心血,寄予了殷切期望。   自幼,王懿便尽显超群的聪慧之姿,是老师们心目中的乖顺学生,深受夸赞与喜爱。   她从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凭借优异的成绩在16岁时成功考入了吉林大学,成为当时众人艳羡的“天才少女”。   在吉林大学的四年时光里,王懿并没有止步于材料学的学习。她积极选修新闻传播学的课程,极大地拓展了自身的学术视野。   大学毕业后,她没有像许多同学那样立即步入职场,而是选择了继续深造,跨专业考取武汉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   在武汉大学的学习经历使她接触到了更多关于媒体与社会的深刻思考,改变了她对世界的看法。   研究生毕业的那一刻,王懿却陷入了深深的职业迷茫。尽管收到了几份优渥的工作邀请,但她始终觉得这些工作无法与自己的能力和学历相匹配。   王懿渴望能够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才华,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北上北京,追寻自己的梦想。   刚到北京,王懿找到了一份稳定的编辑工作,月薪尚可,北漂生活并非她所憧憬的那般亮丽,高额的房租,迅疾的生活节奏,让她不堪重负,几近窒息。   虽然物质生活渐渐好转,但精神上的迷茫与困惑日渐加重。特别是在2010年前后,随着“公知”思潮在知识分子圈中兴起,王懿开始接触到一些西方的自由与民主言论,这些言论渐渐影响了她的思想。   随着对国内社会现状的逐渐不满,王懿开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对时事的看法。她的观点愈发激进,逐渐形成了一种“恨国”情绪,她认为,只有西方的自由与民主才是真正的进步。   这样的思想转变,激发了她一个强烈的愿望:离开中国,去往她心目中的“自由国度”——日本。   但这个决定并未得到父母的支持。他们认为,凭借王懿的学历,完全可以在国内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无需远赴他国。王懿却执意要去,最终借了20万元作为留学资金,踏上了去日本的航班。   初到日本的王懿很快意识到,生活并没有她想象的那样美好。她原本希望能申请到一所名校,但最终只能选择一所默默无闻的“野鸡大学”。   日本高昂的生活成本让她捉襟见肘,原本带来的20万元很快就被消耗殆尽,学费和房租成了她无法承受的负担。   面对生活的重压,王懿开始萌生通过投资虚拟货币翻身的想法。她笃定,只要紧握此契机,便能迅速扭转自身的生活局面,迎来全新的美好。   市场的波动却远超出她的预期,她投入的资金几乎全部亏损,债务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愈加沉重。此时的王懿,早已身心俱疲,她不得不变卖随身物品,甚至靠捡垃圾维持生计。   曾经意气风发的天才少女,如今却为了几片烂菜叶而奔波,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她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时常在学校晕倒。   尽管生活艰辛,王懿依旧保持在网络上的活跃。她的言论愈发激进,充满了对中国的批评,甚至在某些平台上公开表示“核平中国没几个无辜的”。   此类极端言论旋即吸引了网友们的目光,引发了激烈的关注与争议。   在某个寒冷的早晨,王懿在学校再次晕倒,被老师送回了出租屋休息,那是她最后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几天后,房东在老师的陪同下打开了她的房门,发现王懿已经停止了呼吸,推测是因长期营养不良导致器官衰竭。她的死亡在日本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倒是国内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日本警方联系了她的父母,希望他们来认领尸体,王懿的父母与她多年断绝联系,对她的极端行为感到心灰意冷,最终拒绝认领,表示:“就让她死在日本吧。”   王懿的故事迅速成为网络热点,一些人认为她是“自作自受”,是受“公知”思潮影响的牺牲品;而另一些人则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认为她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王懿的经历,让人们深思:一个曾经充满希望的年轻人,为什么会走向这样的绝境?   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变迁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许多年轻人在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迷惘。   生活不易,但每个人都应在选择中保持理智,珍惜眼前的生活与亲情。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时代,我们应学会理解与包容,努力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唯有如此,才能在生活的洪流中找到一条通往希望的光明之路。 (信息来源:王懿,在日本饿死前的最后3个月.环球人物杂志)

0 阅读:2
老闫聊史

老闫聊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