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的爱心成就了他,却也见证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婚姻!1996年,山西贫困小伙靠乡邻捐助圆了大学梦。乡亲们你20他30,凑齐学费送他进卫校,谁知,小伙毕业后竟将女大学生骗回老家成婚。8年艰辛生活后,妻子萌生去意,而乡亲们的举动却让她泪如雨下。[微风] 1996年的山西临汾,黄土高原沟壑纵横,信息闭塞,年轻人想要“跳出农门”,唯一的希望就是考大学。 那年,贺星龙16岁,他被运城卫校录取了,这个消息传到村里后,大家都为他感到开心。 然而,喜悦很快被现实的窘迫冲淡,一年3000多的学费,对这个年收入只有800块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放弃,似乎成了唯一的选项。 “娃上学的事,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供!” 看着儿子失落的眼神,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狠狠地吸了口烟,说出了这句话。 消息传开,淳朴的乡亲们坐不住了。 你20,我30,你家刚卖粮的几张大团结,他家攒了半年的零钱,皱巴巴的纸币带着乡土的气息,汇聚成一股暖流,最终凑齐了3025块钱。 贺星龙双手颤抖地接过这笔沉甸甸的学费,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钱,更是乡亲们沉甸甸的希望。 四年后,贺星龙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城里大医院向他抛来橄榄枝,丰厚的待遇令人羡慕。 他做了一个出乎大家预料的选择,那就是返回他的家乡。 “好不容易离开了,为什么还要返回来?” 父母和女友陈翠萍都无法理解。 “我向村民们承诺过,我会回来为他们治疗疾病的!” 贺星龙语气坚定,他知道,这份承诺,重若千钧。 最后,爸妈还是让步了,他们把多年的存款都掏了出来,还专门腾出了一间新窑洞,让贺星龙在那里开了家诊所。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 村民们一开始并不信任这个年轻的“赤脚医生”,宁愿去几十里外的镇上看病。 转机出现在一个夜晚,村里一位老人突发急病,家人病急乱投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贺星龙。 贺星龙沉着冷静,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准确判断病情,对症下药,老人转危为安。 消息不胫而走,村民们开始相信,这个年轻医生,是真的有本事!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村民,贺星龙医生提供全天候的上门诊疗服务,并且不收取任何出诊费用。 他制作了印有自己电话号码的名片,并逐户分发。 “贺医生,我爸的老毛病又犯了,你快来看看吧!” “贺医生,我家娃发烧了,你什么时候能过来?” 村民们焦急的声音,就是命令。 贺星龙驾驶着摩托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穿行,无论天气如何变化,他都坚持不懈。 他知道,对于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有一次,为了赶去给一位病人看病,贺星龙在山路上摔倒,头部鲜血直流。 他顾不上疼痛,爬起来继续赶路,到达病人后,顾不上包扎伤口,先为病人检查治疗。 “病人没事就好,我这点伤不算啥!” 看着病人恢复了健康,贺星龙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2008年的时候,贺星龙的老婆陈翠萍跟他说,他们应该考虑回到城市生活。她说这是因为他们的孩子需要去学校读书,而且她也很担心贺星龙一直这样在外面奔波太辛苦了。 “孩子们去城里,我又不上学,我哪儿也不去!” 贺星龙面对妻子的忧虑,立场坚定。他明白,一旦他离开,村民们将陷入困境。 得知他要离开的消息,村民们自发来到诊所,送来鸡蛋、蔬菜,还有攒了很久的医药费,恳请他留下来。 “星龙,你走了,我们这些老骨头可怎么办啊?” 一位大爷握着他的手,老泪纵横。 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陈翠萍,她终于理解了丈夫的选择。 就这样,贺星龙留了下来,他成了这片黄土地上最耀眼的“星”。 20多年来,他背坏了12个医药包,换了7辆摩托车,累计出诊20多万次,服务了方圆28个村庄的4600多名村民。 他为困难村民垫付医药费,免收出诊费,累计超过45万元。 他所做的事,并没有惊世骇俗,却如同一股清泉,滋养了这块干涸的土地。 他放弃了城市的繁华,选择了乡村的宁静,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践行了当年的承诺。 他是黄土地上的“守护星”,照亮了乡亲们回家的路。 参考信源:贺星龙-百度百科
乡亲们的爱心成就了他,却也见证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婚姻!1996年,山西贫困小伙靠乡
为兴趣发电
2024-10-18 16:56:42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