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衣教主”周鸿祎丨一个真实有故事的人

我是酱香姐 2023-03-23 17:34:30

周鸿祎,1970年出生在湖北黄冈市一个叫秀才湾的地方。父母是测绘工程技术人员,从小迁居到河南,在郑州长大。

读中学时,周鸿祎表现出“牛人”特质,曾多次在全国物理、数学竞赛中获奖。

初中的时候,他爸爸的公司开始引入计算机管理,家里开始有了计算机编程方面的书。

周鸿祎经常翻看计算机编程入门书籍。他回忆说“不懂什么编程,就觉得好玩。”

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后,周鸿祎早早确立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在高中一次关于理想的班会上,周鸿祎说:“我这辈子就要做一个电脑软件开发者,做一款产品,改变世界。”

1988年6月,周鸿祎从郑州九中毕业并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

在一次上机中,他竟攻破了学校的计算机系统,致使整个计算中心的电脑瘫痪。

1992年本科毕业后周鸿祎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读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并于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

周鸿祎在读研期间特别“不务正业”,编过游戏软件、杀毒产品。他曾经为了卖自己的产品还开过两家小公司,招聘人手准备在全国“自建渠道”,但最终失败。

这几次小的创业失败,让周鸿祎开始意识到: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他决定先进入大公司,从基础的东西学起。

1997年10月,周鸿祎组织开发成功中国第一款自主版权的电子邮箱--方正飞扬电子邮件。

但是由于方正的业务重点不在互联网方面,这个软件并没有取得不错的反响,这个时候周鸿祎有了创业的想法。

1998年10月,为了完成“让中国人能用自己的母语上网”的理想,周鸿祎成立“国风因特软件公司”,技术团队都是方正的老同事。

周鸿祎给网站起名叫3721,含义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当时周鸿祎对于创业和成功的执着。

新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工作非常辛苦,周鸿祎和同事找了套便宜房子,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回忆起这段经历,周鸿祎会感慨道:“最可怕的是事业突然死亡。

直到1999年,周鸿祎遇到了IDG高级合伙人王功权,从他那里获得了25万美元的投资,才缓过劲来。

当搜索引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时,后起之秀纷纷赶超3721。

为获取更大的利润,节省成本,周鸿祎开始通过制作插件来推广自己软件。

也正是因为这一举措,引来行业内争相效仿,用户深受捆绑插件之苦。

2003年,在全国网民仅有8600万的情况下,3721的装机数量超过了7000万台。

就这样一路坚持几年下来,3721已经逐渐成为了有着千万利润的成功企业。

因为舆论压力大,周鸿祎没有了继续经营下去的信心。

在2003年,雅虎出资1.2亿美元想要收购3721,周鸿祎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在一次采访中,提到3721,周鸿祎遗憾地说,“如果我没把3721卖掉,而是将不好的用户影响修正过来,现在它至少可以跟百度平分市场。”

显然,周鸿祎卖掉公司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意味着错过了发展搜索技术的最佳时机。

尽管他在职期间将MP3搜索做到了超过百度,也曾一度把雅虎邮箱送上全国第二的宝座。

2005年,看清现实的周鸿祎,提出了辞职。

几经协商,雅虎杨致远决定,支付9000万美元,周鸿祎与雅虎中国和平分手,从此也和3721没有任何关系。

离开雅虎签订了一年竞业禁止协议,所以周鸿祎一边做投资,一边让老部下齐向东成立了奇虎。

协议期满后,2006年3月,在齐向东的邀请下,周鸿祎回到奇虎出任董事长兼CEO,齐向东任总裁,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聚焦社区搜索。

此时已经错过了发展搜索业务的绝佳时机。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互联网迎来了“流氓软件”的大爆发,而曾经率先带起插件风气的周鸿祎,自然成为被口诛笔伐的对象。

周鸿祎从奇虎团队抽调了5个人作为360项目组,包括傅盛,专门开发一款“流氓克星”软件。

依托对流氓软件的清理,周鸿祎开始向安全领域进军。

2008年成功推出杀毒软件,高调宣布永久免费,并将“奇虎”改名“奇虎360”,发展方向逐步向安全卫士和杀毒转型。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年代,商业机会有很多,流氓软件势力也很大,免费杀毒软件赚不到钱还得罪人。

从投资商到合作伙伴,再到员工,没人看得懂周鸿祎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2009年9月29日,360免费杀毒1.0版本正式推出,360客户端装机量势如破竹。

年底时,360杀毒软件就占据了30.8%的市场份额,用户量超过1.2亿,加上360安全卫士73%的国内覆盖率,360的用户数逼近3亿。

2010年初,奇虎360打败了瑞星、金山,成为了中国第一大互联网安全公司。第二年金山等公司也宣布杀毒软件免费。

以免费战胜收费,一个烧钱的项目,反而成为赚钱的生意,360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旧规则,建立起了一套新的游戏规则。

其实并不是通过免费杀毒软件实现利润增长,而是用免费杀毒软件获取海量用户后,通过导航、搜索、网页游戏等实现变现,最重要的收入来自于广告。

周鸿祎自己也曾说,“360的商业模式比较奇葩,是挣得最庸俗的广告钱。”

简单来说,通过免费产品聚集头部流量,沉淀大量用户,通过其他服务完成商业转化的过程。

2010年爆发的3Q大战可以说是目前为止,互联网史上较为激烈的对决。

马化腾新推出的QQ电脑管家,直接抄了360安全卫士的全部主流功能,严重侵占周鸿祎的地盘。

周鸿祎多次找马化腾协商,无果的情况下, 周鸿祎坐不住了,开始强势反击,公开叫板马化腾,直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保护用户隐私”。

2010年9月27日,仅仅在 QQ 电脑管家爆发式安装的5天后,360紧急上线了"360隐私保护器"。

这款保护器打出的口号是监控电脑后台软件,帮用户查找发现那些偷偷扫描你电脑隐私的软件。

这一招对 QQ 电脑管家有什么杀伤力呢?要知道当时的 QQ 电脑管家,不但强制后台安装,还新增了一个"扫描硬盘"的功能,可以随意扫描你的电脑硬盘。

果然,很多用户使用了360的"360隐私保护器"工具之后,赫然发现窥隐私名单上居然有 QQ 的名字!用户慌了、也怒了,很多用户果断卸载了QQ!

这下,轮到马化腾紧张了。360不但没有像他料想的那样服软,还通过网络曝光,直接捣毁了 QQ 的名声。

隐私问题本来就是社交软件的命门,可360这么一通吆喝,直接击中了用户的痛点,导致了一波大范围的恐慌。

一轮又一轮无硝烟战在两人之间不断打响,形势越来越紧张,甚至逼得周鸿祎不得不暂逃到香港。

矛盾愈演愈烈,由此引发了中国互联网的“二选一”事件,用户只能选一个,QQ或360 。

周鸿祎很聪明地把自己摆在了草根创新者的位置,将腾讯放在了垄断大魔王的敌方。

这场大战历时3年最终落幕,谁都没有成为真正的赢家,却因此推动了两家公司不得不去做进一步的反思和纠正。

虽然用户为了自己的便利,选择保留了QQ;但舆论却又一边倒地批评腾讯、支持360。

周鸿祎虽然输了3Q大战,但这一场大战之后,让他的知名度爆增。而他率领360迎战互联网巨头的形象。

1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