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冒泡
编辑丨花町馆长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2017年,北大博士陈更在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而让她赞不绝口的对象,却是年仅16岁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武亦姝。
《诗词大会》夺冠,婉拒北大靠自己的能力考入清华......可如今却“消失”在了公众面前。
看懂武亦姝的选择,你才会发现,董卿当年真的没瞎说。
武亦姝惊艳全场4岁便能背诵上千首诗词,15岁被复旦附属中学提前录取,16岁在打败北大博士陈更,成为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总冠军,18岁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实验班......
细数武亦姝的履历,你会惊讶地发现,她的人生早早便赢在了起跑线上。
2017年,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风姿,至今依然在观众们心中历历在目。
与背了几首古诗词就来节目上博眼球的人不同,谈吐之间,武亦姝总能够让你感觉到,她对古典文化的痴迷。
但与此同时,还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武亦姝所表现出对诗词的热爱,一点儿也不死板。
“我最喜欢陆游,喜欢他的那句‘我与狸奴不出门’。”
备采间里,一谈起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武亦姝便开始滔滔不绝地分享,眼底之间尽是激动与向往。
“样貌不在才华之下,可她却双双夺胜于人间。”
一位网友的热评被顶到了评论区第一,而这就是对武亦姝恰如其分的评价。
比赛现场,即便面对强悍的对手,武亦姝都不曾胆怯。
在“飞花令”环节当中,赛制要求攻守双方一人说一句带“月”的诗词时,武亦姝罕见地出现了一个小乌龙,说出的诗词与前面的重复了。
要知道,“飞花令”考验的就是选手的诗词量,如果没有足够的诗词量做储备,那么还没几轮必定败下阵来。
而且比赛更考验心态,当主持人要求武亦姝再想一句新的诗词时,全场都屏气凝神。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武亦姝这回要输了的时候,她突然口若莲花,说出了《诗经》中的那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首《七月》长诗虽是诗经中的名篇,但却是最长的一篇,所以甚至连很多语文老师都无法完整背下来。
但在这个考验心理素质的紧要关头,武亦姝却能够流畅背出,可见她的诗词储备有多么强大。
在武亦姝成功夺冠之后,她的热度直冲第一。
在这个流量当道的时代,谁抓住了流量密码,就等于谁拥有了生财之道。
然而,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武亦姝会凭借自己的热度大赚一笔之时,她却“消失”了。
“消失”的武亦姝人人都好奇武亦姝后来去哪儿了,而沉寂了两年之后,武亦姝高中清华的消息,再一次引爆了舆论。
“拒绝保送北大,武亦姝以613分(满分630分)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清华实验班!”
任谁看了这条新闻都忍不住说一句:好小众的文字。
但事实就是如此,参加完《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武亦姝拒绝了所有邀约,回到了校园生活中,继续攻读自己的学业。
两年时间说长不长,但是武亦姝却能够耐住性子,干净利落地隔绝掉外界的所有诱惑,就足以见得这个孩子绝非一般人。
果不其然,在2019年的高考中,武亦姝成功圆梦清华,得以进入清雅书院继续深造。
铺天盖地的夸奖又席卷而来,一时之间,关于武亦姝的报道越传越广。
但面对公众们的关注,武亦姝也并没有因此而飘飘然,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外表美是短暂的,只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事实证明,董卿当年真的没有说错。
如果武亦姝赛后真的无法静己守心,或许她就会沉迷于名利之中,不再将自己的精力花费在学习上,最后必定会离清华越来越远。
值得欣慰的是,武亦姝却仍旧初心未变。
依旧像最开始那样,保持着她那清冷的性子,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撒野奔跑,这才能够再次赢得大众的掌声。
看到这里,不少网友除了在评论区称赞武亦姝的自持自律之外,更加好奇武亦姝的父母究竟有着怎样的育儿心经呢?
育儿心经“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董卿的一句话,再次道破天机,给了我们一个标准答案。
武亦姝之所以有如今的成功,除了后天自己的发奋努力之外,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与引导。
深扒武亦姝的家世背景才发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同样至关重要。
武亦姝的父亲是上海君合律师事务所分所合伙人武雷,而母亲则是一名美术教师。
显而易见,武亦姝自幼便生活在一个高知家庭,而且最重要的是,武亦姝的父母都非常爱看书。
所以耳濡目染,武亦姝自幼也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
单单这一点,就超越了90%的同龄孩子。
其实,孩子们小时候都是一张白纸,不懂什么才是对错,更不懂自己应该或者不应该做些什么。
而他们最直接的学习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
所以家长们与其好奇武亦姝的父母是如何管教孩子的,倒不如先反思自身,在孩子成长的那些关键阶段,自己是否真正起到了榜样作用。
有些家长嘴上说着管教孩子,自己却一回家就坐着玩手机、看电视,
试问一下,这样的家长要如何培养出一个爱看书的孩子呢?
再看武亦姝,陪伴她从孩童走向成人的,不仅仅是书籍的陪伴,更是父母的言传身教。
现如今,早已学会了自律的武亦姝更加不用父母操心,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更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不得不说,武亦姝的例子就是一个完美的教育故事,告诉了我们教育孩子,在保证生活的前提下,精神财富要比物质奖励来的更加重要。
参考链接:
16岁一夜爆红成为“国民才女”,击败百人选手夺冠,之后却拒绝保送北大,选择自己高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827299806944716&wfr=baike
武亦姝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D%A6%E4%BA%A6%E5%A7%9D?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中国诗词大会》决赛:点滴积累成就“腹有诗书气自华”--新闻--中国作家网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208/c403994-29065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