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国宣布在下一年裁军一百万,这么多军人和装备如何安置成了大问题。有人建议把装备卖给需要的国家,赚点外汇顺便也能引进点先进装备。于是1983年2月保利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决定裁减百万军队人员。 这一裁军计划的筹备工作始于1983年,当时,多个军事指挥机构已逐步解散。 裁军计划迫切需要解决大量军用装备的处理问题。 这些装备涵盖海、陆、空三军,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技术复杂。 中国决定不将这些装备闲置报废,而是计划出口转让。 1983年12月,经过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批准,保利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保利集团最初的任务是处理和出售这些军用装备,并最终发展成为负责国际军事产品交易的巨头。 1985年,百万大裁军正式启动。 在处理国内裁撤部队的装备的同时,保利还承担起了购买国外先进武器系统的任务。 保利集团曾代表中国政府与美国进行谈判,购买了24架黑鹰直升机。 它的运营和发展深受国家的支持。 保利集团逐步扩展其业务领域。 进入21世纪,保利集团开始涉足房地产和矿产资源开发等多个新的行业领域,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业务结构。 房地产业务特别突出,该集团开发的住宅和商业项目遍布全国多个城市。 在全球范围内,保利集团的业务已经扩展到超过100个国家,涉及文化、艺术品交易、物流等多个领域。 保利集团将每年的一部分收益用于公益事业,尤其是在建立希望学校和孤儿院方面投入巨大。 据官方数据显示,保利集团的总资产达到6.5万亿人民币,仅次于招商局集团和中信集团,在中国大型企业集团中排名第三。 还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享有盛名。 招商局集团最初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872年。 当时,清朝政府在李鸿章的领导下,特别成立了轮船招商局。 当时,西方国家如英国通过控制中国的铁路航运来强化其在华经济利益。 面对此种情况,李鸿章察觉到自主掌握运输命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自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招商局虽然经历了诸多变革,但其作为国家支柱的地位未曾改变。 到了1949年,招商局迁至香港,并迅速成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 此后,招商局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国企业巨头。 招商局集团的业务范围广泛,涵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房地产及金融投资等多个重要领域。 其全球业务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50个各种级别的港口。 在资产规模上,招商局集团的总资产已超过100000亿人民币,年营收高达1700亿人民币,堪称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巨擘。 通过多年的扩展和发展,招商局集团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一些国际知名的企业集团。 在另一方面,中信集团自1979年由著名企业家荣毅仁成立以来,一直在国内金融领域占据着领导地位。 中信集团的业务涵盖了银行业务、资本市场、资产管理等。 中信集团的资产总额超过8.2万亿人民币,其金融业务年近日利润可达600亿人民币。 此外,中信集团也积极拓展到房地产、重工业和智能化工业等领域。 华润集团自1938年成立已赓续发展近一个世纪。 在全面抗战期间,它还积极支援国家军事,成为极少数在动荡政治局势中仍能维持稳定发展的大型商业财团。 与其他以金融为主的集团不同,华润集团更注重于基础建设、消费市场及水电业务的发展。 它的水电业务尤为出色,全国已有超过100个水电站,年发电量庞大。 此外,华润集团还与中国电网建立了深度合作,依托中国电网的强大网络,其发展速度迅猛。 除水电外,华润集团还涉足广泛的消费品行业,生产家具、零食、饮料等多种生活必需品。 这些产品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已占据了重要位置。 与其他集团相比,华润在消费品领域的成就无法匹敌。 多年来,华润已与众多外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助力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升级。 华润集团的经济实力也是其全球竞争力的明证。 根据最新公开数据显示,集团总资产已超5.5万亿人民币,年利润超过400亿人民币,其规模和盈利能力在全球500强企业中名列前茅。 参考文献:[1]张万顺,於骁冬,赖贞庭,邓惠文.保利集团“5+1”业务体系[J].企业管理,2024(2):63-68
1983年中国宣布在下一年裁军一百万,这么多军人和装备如何安置成了大问题。有人建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1-04 00:09:16
0
阅读: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