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神枪手王树声被困大漠,神秘恩人的下落60年后才被找到。   王树声年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1-05 22:39:00

1936年,神枪手王树声被困大漠,神秘恩人的下落60年后才被找到。   王树声年仅十岁,便因父母双亡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1926年,王树声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麻城县也爆发了农民运动。   王树声不仅积极宣传马列主义,还热心组织农民协会。尤其是在罗家河,王树声面对恶名昭著的地主丁枕鱼及其子丁岳平,不畏强权,果断捕获并严惩这对横行乡里的父子。   王树声对付自己大舅——外号“狗老八”的地主。   王树声亲自带队逮捕并处决了这位地主,这一行动在民众中传为佳话。   随后,他参与了反抗以丁岳平为首的红枪会的斗争,这支队伍在“四·一二”政变后试图包围麻城县。   王树声在麻城县抗击红枪会的守城战斗中,他首发命中击倒红枪会的师爷。   随着战斗的进行,王树声还巧妙地使用土炮对敌进行有力的打击。   1927年的“八七会议”后,王树声积极响应党的方针,参与并领导了麻城和黄安的农民暴动。   他在起义中的表现赢得了高度信任,最终在黄安召开的祝捷大会上,王树声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的第二路军分队长。   1927年,革命形势严峻,王树声在黄安成立了革命武装,却迅速遭到国民党军的重兵围攻。   12月5日,国民党军一个师对黄安发起突袭,王树声带领战友们奋勇抗敌,虽然最终城池失守,但他们在群众的支持下屡次化险为夷。   1928年2月,王树声在木兰山与旧部重逢,继续发动游击战争,不久后建立了柴山保武装割据区,并将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   1931年11月,红军第四军成立,王树声被任命为第11师师长,并成为徐向前的得力助手。   在黄安战役中,他带领部队在红军首架飞机的配合下成功围歼了驻守黄安的敌军。   随后的商城、潢川战役中,王树声与第10师共同作战,成功斩断敌人退路   由于张国焘的失误,红四方面军在1932年不得不撤出鄂豫皖根据地。   在战略撤退中,王树声担任73师师长,率部突破敌重围,越过平汉路,冲出漫川关。   在此过程中,他为方面军安全转移立下汗马功劳。   1933年,面对敌人对新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围攻,王树声指挥73师成功抵御了敌人的猛烈攻势。   在西线反攻中,他机智指挥,利用地形与兵力优势,连续击溃敌人多个。   同年10月,国民党四川军阀刘湘发起了规模巨大的“六路围攻”,王树声在西线防守,他经过几次战地机动,挫败了敌军的进攻。   配合东线部队,他的部队不仅成功收复了南江、仪陇、阆中等地,还大量缴获了敌人的武器装备。   1936年,张国焘的分裂行动给红军带来挑战,王树声在这一年里几次带领部队跨越雪山和草地。   西路军在没有后勤补给的艰难条件下,王树声与部队取得了初期的胜利,然而面对马家军的顽强抵抗,西路军最终不得不放弃初期的攻势。   在突破敌人封锁时,王树声被任命为副总指挥和第九军军长,负责指挥一场决定性的突围战斗。   他率领的右支队起到了关键作用,成功吸引了敌人大量兵力,本队大部分成员得以突破重围。   突破后,王树声与残部士兵进入了祁连山区进行游击战。   在这一段期间,敌人的不断追击,食物和供给极其匮乏,连马匹也骨瘦如柴。   在一次遭遇战后,队伍再次遭受重创,当他们最终走出祁连山时,队伍已减至十余人。   之后,王树声带领剩余的队员分成两路,通过腾格里沙漠,向镇远前进。   当他们准备渡过黄河时,再次遭遇敌军伏击,队伍被迫分散,王树声孤身一人继续前行。   在求生的过程中,王树声经历了长期的乞讨生活。   途中,在中卫县境内的旋窝铺附近,他遇到了一位老汉俞学仁。   初见面时,王树声谎称自己是个因遭土匪抢劫而失去财产的盐贩,却被老汉识破其红军身份。   俞学仁对王树声表现出理解,促使王树声坦白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老汉不仅未加责难,反而表示愿意帮助他。   在俞学仁的帮助下,王树声在老汉女婿家暂住并恢复体力。   俞学仁还为王树声提供了一套衣物,并建议他伪装成自己的女婿。   二人假扮父子关系,一路上未遭大碍,最终抵达陕甘宁边区。   抵达目的地后,王树声和俞学仁被误认为地主与特务而被红军战士扣留。   一位熟悉王树声的特派员及时出现,解释了实际情况,帮助两人脱困。   误会解除后,王树声对俞学仁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解放后,王树声多次试图寻找这位恩人。   1998年,王树声的家人依然持续寻找俞学仁的线索。   1999年,《生死腾格里》一书和电影出版,这本书是由杨琼程在经过长时间的资料搜集和采访后编写的。   王树声的女儿,王宇红,继承了父亲的遗愿,持续致力于追寻救命恩人俞学仁的下落。   最终,她在1999年得以找到俞学仁的家族。   参考文献:[1]孙璐,孙尚奇.王树声在广元苏区指挥的几次战斗[J].四川档案,2006(5):54-54

0 阅读:34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