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北方鱼米之乡”美誉的黑龙江省绥滨县,因水得名,因水而兴,黑松两江夹境而过,有着一望无际的沃野丰田和蔚为壮观的平原电力风景线,更有着三江平原面积最大的湿地,像是镶嵌在祖国东北边陲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这风光绮丽,稻菽飘香的边陲小城,始终有一批又一批的特殊队伍在忙碌着,有的老乡评价他们“能文能武”,有的百姓曾说他们是“没有血缘关系的挚亲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有大有小,但心中都有着一份执念——“乡村振兴是责任、更是使命,必须千方百计抓实落靠”。
这支由186名干部组成的驻村帮扶“铁军”,肩上扛着乡村振兴重任,心里装着农户的家长里短,全身心投入乡村振兴驻村帮扶一线,村里的大事小情走前头、挑大梁,真心实意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之事,在广袤的边陲小城大地上绘就了鱼水情深的动人画卷。
精心选派工作队,接稳振兴“接力棒”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黑龙江省绥滨县把建强驻村工作队伍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基础,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以来,科学制定驻村干部轮换计划,精心筛选综合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干部,纳入《驻村干部人选目录》动态管理,并根据干部实际情况提前匹配需要帮扶的驻村岗位,从根本上避免驻村干部现用现抓的情况发生。
驻村干部主要通过县委选派、自主申报或乡(镇)党委推荐3种方式产生,县委组织部提前把好政治、品行、能力“三道关口”,实施任前“蹲苗工程”,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帮助实习驻村干部迅速进入角色,快速熟悉“三农”工作。
“我来驻村主要是体验一下父亲工作,虽然不在一个村工作,但是工作内容和节奏差不多同步,我不懂的他教我,他不会的俺爷俩一起研究,我觉得很有意义。”绥滨县市监局干部王剑光2022年10月向组织提交驻村申请,并被派驻到北岗乡建设村担任第一书记。
原来,王剑光的父亲王湘2017年被选派到绥滨镇胜利村担任第一书记,一晃驻村就是6年,整个人变得瘦小了,可是在家人和乡亲们心中,他却愈加高大。2023年6月,由于身体原因被组织劝离驻村岗位。在他的带动下,全村24户顺利脱贫,建设了胜利村粉条加工厂链接脱贫户,帮助实现稳定增收。如今胜利村道路更宽了,路灯更亮了,环境更美了,自来水更甜了,日子过得更好了。
在驻村的队伍中,有并肩作战的姐弟,有携手同行的夫妻,更有风雨同行的父子,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放弃了坐办公室工作的舒适条件,夏天蚊子叮一身包,冬天水缸冻得起冰碴,春天忙着助春耕,秋天跟着抢收粮食,他们无不扮演着“销售员”“协调员”“跑腿员”“技术员”等诸多角色,只要组织安排任务他们就始终冲在最前面,只要村民有需求他们总是忙前忙后,他们是村民的主心骨,更是贴心人。
因地制宜谋发展,跑出致富“加速度”
帮助村集体增收,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是每名驻村干部最开心的事。
绥滨县大同村距离县城3.5公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城郊村优势。为把地理优势变为发展优势,驻村工作队鼓励村民大力发展庭院种植,在自家菜园里种植白菜、土豆、豆角等蔬菜,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370万元,建设了绥滨大桐酱菜食品加工厂。
“与酱菜厂提前签订单,不用犯愁销路,没有后顾之忧就可以大胆干了,今年我除了自家的菜园外,还租了4个菜园种植白菜,我大概算了算,收入比打工强多了。”绥滨县大同村脱贫户韩广勤得意地说。
在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如今小酱菜也闯出了大名堂,仅2024年,绥滨县大同村酱菜厂共计收购本村及周边村屯白菜40万斤,人均增收3500元。
为了让农民日子更加红火起来,绥滨县驻村干部综合考量、因地制宜,对驻村工作队覆盖的村实行整体产业布局。面上以发展“小菜园”种植、肉鹅养殖为主,点上实行量体裁衣,打造了一批灵芝种植、酱菜厂等“接地气”产业,通过点面结合,蹚出富民强村的“致富路”。
“喂,你好,我订1000斤大米。”“小杨,你们村的大米确实好吃,再帮我订3000斤,别忘了啊!”……
2023年5月份以来,市公安局驻新富乡新村村工作队忙的“通宵达旦”,每天平均接到50多通订购大米的电话,这可让村民乐开了花。
酒香也怕巷子深。之前新村村处于“好米愁卖”的状况,农民手中的粮食都低价卖给了粮贩子,一年到头挣不到啥钱。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驻村工作队与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和乡(镇)党委等部门多方沟通协商,最终加入“绥滨大米”品牌,成功入驻“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上销售平台,一下子让大米“难卖”变成了“热卖”。
线上订单已经让工作队忙得不亦乐乎,但是驻村工作队仍不知足,大力拓宽线下销售渠道,经过多方联系,与市县两级多家机关和事业单位食堂确定合作关系,大米的销量实现猛增。截止2024年9月,共计销售大米1176吨,销售金额611万余元,村民受益70万余元。
像新村村、大同村这样“抓钱”的工作队还有很多,在他们的参与推动下,一批批和牛养殖、湖羊繁育等富民项目“崭露头角”,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91.74%,村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服务群众零距离,浇筑生活“幸福花”
为把驻村帮扶工作做到农民“心坎上”,绥滨县搭建了“驻村日记”“民情日记”“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等工作载体,驻村干部穿梭于农户与田野间,努力当好村里人、干好农家活,竭尽全力帮助村民解决“烦心事”“闹心事”。
省法院驻绥滨县富强乡奋斗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时晓明刚一到任就忙碌个不停,不仅重新修建了村部,还给主街都安装了路灯,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时晓明在走访时发现,94岁老人邹莲凤一个人生活,房屋墙体开裂,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当了解老人家庭收入的情况后,及时筹集资金为老人建了一所彩钢房。
“没承想有生之年还能住上这么宽敞的房子,这帮孩子隔三岔五地来干家务活,缺啥少啥的也不用我操心,比自己的孩子强多了。”绥滨县富强乡奋斗村村民邹莲凤感激地说。
2024年,绥滨县的驻村干部累计协调资金1844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帮办”“代办”等服务870余次,解决群众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等现实问题720余件。在此基础之上,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作为推动发展的突破口,让乡亲们在乐享“文化大餐”中积蓄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动力。
“美好乡村怎么建,要由群众说了算,精神文明不能少,生活越来越美好……”这是绥滨县忠仁镇高利村驻村第一书记林圣楠在主持村民的婚礼上自编的顺口溜,备受村民喜爱。
“过去冬天‘猫冬’没啥事干,基本上就是聚一起喝喝小酒、打打麻将,经常整个‘半红脸’,现在可好了,我们可以看大戏,还有了自己的‘春晚’,大家在一起玩的可乐呵了!”绥滨县忠仁镇高利村村民杨树雨开心地说。
林圣楠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县融媒体中心的优势,邀请县级文化团队“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组织村民开展《同心庆七一 喜迎二十大》《迎新春 庆丰收》等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围绕国家级高利古城遗址、高利岛,拍摄小视频《高利欢迎你到来》,在抖音、快手等平台进行宣传,有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江水悠悠行路长,干群同心振兴忙。驻村干部在真帮实扶中践行着担当,在亲民爱民中践行着使命,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在绥滨大地徐徐展开。(本文图片均由王殿军拍摄提供)
来源:绥滨县驻村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