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2003年,贵州1男子喝醉掉河里,67岁拾荒老汉舍命救他。男子为报恩,把老

鉴清评趣 2024-11-11 15:09:22

[心]2003年,贵州1男子喝醉掉河里,67岁拾荒老汉舍命救他。男子为报恩,把老汉接回家照顾。11年后,老汉病重,说:“我有个盒子,你若不想保管了,请交给国家。”男子一看顿时肃然起敬,泪流满面,连问三个为什么。 信息来源:黔中早报   那天,李文阳在村里喝了些酒,醉醺醺地骑着自行车准备回家。也许是酒精的作用,也许是天色已晚视线不佳,李文阳一个不慎连人带车跌入了路边的河中。冰冷的河水瞬间浸透了他的衣服,酒醉加上寒冷让他几乎失去了知觉,只能勉强抓住河边的杂草,无力地呼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衣着褴褛的老人路过此地,他听到微弱的呼救声,立刻意识到有人落水。这位老人就是雷显成,当时已经67岁高龄的他并没有因为年迈而犹豫,而是毫不迟疑地跳入刺骨的河水中。   雷显成奋力游到李文阳身边,用尽全身力气将他拖向岸边。岸边湿滑陡峭,雷显成一边托着李文阳,一边艰难地攀爬。终于,在几经周折后,雷显成成功将李文阳救上了岸。确认李文阳安全后,雷显成默默离开了现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李文阳醒来后,得知是一位老人救了自己,立即和妻子四处打听救命恩人的下落。几天后,他们终于找到了雷显成,登门道谢并想要给予金钱酬谢,然而雷显成却坚决拒绝了。李文阳夫妇被老人的高尚品格深深打动,执意要认雷显成为干爹,并邀请他搬到自己家中同住。   起初雷显成并不愿意,但在李文阳夫妇的诚恳邀请下,最终答应了下来。就这样,雷显成开始了与李文阳一家的共同生活。然而,岁月终究无情,11年后,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雷显成病倒了。在病榻上,他终于向李文阳透露了自己的往事。   他告诉李文阳,自己有一个装有军功章的盒子,如果李文阳不想保管,就请交给国家。这个朴实无华的请求,道出了一个老兵对国家的深沉眷恋和责任感。   原来,雷显成年轻时就参军入伍,15岁就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战场上,雷显成表现英勇,多次立功,获得了5枚军功章。然而战争的残酷也给他留下了永久的伤痕。他在一次战斗中身受重伤,不得不退伍回乡。   退伍后的雷显成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由于伤势严重,加上当时通讯不便,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就这样,雷显成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独自生活。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选择了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拾荒为生。   尽管生活艰辛,雷显成却从未向任何人或组织寻求帮助,他默默地在街头巷尾捡拾可回收物品,用自己的双手维持着简单而朴素的生活。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自力更生的态度,正是他军人本色的真实写照。   即使在救了李文阳之后,雷显成依然保持着他一贯的低调。他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金钱报酬,只是简单地表示自己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李文阳一家更加敬佩。   雷显成的身份曝光后,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地政府迅速做出反应,派人前来慰问这位功勋老兵。雷显成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感动了无数人。很多人纷纷表示要给予帮助,但雷显成依然婉拒了大部分援助,只接受了政府按规定给予的待遇。   尽管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和关怀,雷显成仍选择继续与李文阳一家同住。这个决定不仅体现了他对这个"干儿子"家庭的感情,也显示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坚持。李文阳一家自然欣然接受,将照顾雷显成视为自己的责任和荣幸。   雷显成的故事,是一个平凡中见伟大的典型,从15岁参军到67岁舍己救人,再到七十多岁才道出自己的过往,雷显成的一生都在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气概。他用行动告诉我们,英雄不一定要轰轰烈烈,普通人也可以成为他人生命中的光。   而李文阳一家的行为也值得称赞,他们不仅报答了救命之恩,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们的善举,不仅改变了一个老人的晚年生活,也为社会树立了一个温暖人心的榜样。

0 阅读:204
鉴清评趣

鉴清评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