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木工宾福寿修造宫殿,回家养老善终

聊聊历史 2024-06-20 12:28:40

太平军来到南京,木工宾福寿一心投入修造房子中,为“首义六王”营建宫殿。杨秀清很高兴,让他担任“丞相”,生活很滋润,也是人生赢家。

宾福寿,广西老兄弟,早年加入拜上帝教,是金田起义的元勋。

金田起义后,清朝重兵围剿太平军,军事斗争非常激烈,但宾福寿啥事都没有。

从金田起义到太平天国灭亡,前后14年,宾福寿就做一件事:修造宫殿,凭借手艺活,担任太平天国“丞相”。

太平天国建立后,采取“分营”制度,把各行各业都纳入统一管理。手工业,则由“诸匠营”负责,宾福寿专门管理工程建造。

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南京,这里的手工业非常发达。但是,“圣库制度”下,私营手工业一度被取消,全部由朝廷管理。

来到“小天堂”,太平天国民众被统一分配到“各营”,即便夫妻、母子也不能随便见面,否则就是触犯天条。

取消“家庭”生活,是太平天国早期一大制度特点,但有六人例外,即是“首义六王”。

进军途中,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阵亡沙场,但儿子承袭爵位,称幼西王、幼南王,也能享受家庭生活,有自己的府邸,只是规模不大。

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地位显赫,进入南京后,也都选择良田俢筑宫殿。

太平天国实行“军师负责制”,以及“诸王分管”制,每个诸侯王都有自己一套班底,一套类似朝廷的行政机构,故而府邸规模很大。

那么,谁来承担修造宫殿的任务呢?当然是宾福寿了,他总负责,为诸侯王服务。

宾福寿把重点放在东王府上,召集江南的能工巧匠,打造豪华王府。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杨秀清享有“天父传言”资格,是太平天国实际掌舵者。

天王府、北王府、翼王府,宾福寿也不敢怠慢,都尽心尽力,让他们满意,过上舒适的生活。

凭借修造宫殿的功劳,宾福寿被授予冬官又正丞相,这是什么一个职务呢?

太平天国丞相,是朝内官最高级,一共有24人,分为天、地、春、夏、秋、冬,每一类有4人。

宾福寿能担任冬官又正丞相,是杨秀清对他的赏识。此时,他的地位尽在悍将罗大纲之下。

罗大纲为太平天国出生入死,能力强悍,战略眼光长远,提出“灭清三策”,也才是冬官正丞相。

陈玉成、李秀成这些后起之秀,此时还没授予丞相,地位在宾福寿之下。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诸侯王自相残杀,宾福寿所修造的宫殿,也大多被毁,但他本人毫发无损。

天京事变,2万多骨干其余内斗,宾福寿有专长,又没啥实权,故而没人为难他。

天京事变结束后,宾福寿担任天朝九门御林殿前工部正冬官,继续负责修造宫殿,为诸侯王服务。

此时,宾福寿的任务更加重,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在南京都有自己的府邸,要求也比较严格。

一心扑在修造宫殿上,宾福寿可谓是“人畜无害”,没人去为难他,清朝也不注意到他的存在。

1864年,湘军“吉字营”攻克南京,曾国荃光着脚回到军营休息,纵容士兵劫掠,不闻不问,以此来“犒赏”将士。

湘军一边劫掠,一边纵火焚烧,许多宫殿、府邸化为灰烬。宾福寿一生的努力,都毁于战火,只剩下断壁残垣。

湘军“太忙”,没有精力顾及太平军,故而许多人都得以突围而出。宾福寿是个聪明人,据说他扮成难民,乔装回到老家,继续干木工老本行,颐养天年。

0 阅读:66

聊聊历史

简介:品味历史,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