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为什么一定要三根?每根分别代表什么?传统文化我们需要知道

金沛的国学笔记 2024-01-03 16:40:09

“香火”这两个字一直是中国文化比较热门的词汇,门可罗雀,老人就会用“香火零落”来比喻;没有子嗣的家庭,长辈们会感叹“断了香火”,子孙众多,老一辈的人都会笑着说:“香火旺盛”。

“香”是怎么回事?香的本意就是寺庙里的香火,古代的人相信神灵,认为世间有一股神秘的能量,可以保护自己的家人,让自己的家族长盛不衰。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它与自己的建立沟通。香自然地肩负起这个重任。

青烟袅袅升起,给人一种安宁祥和的感觉,那是香火。久而久之,香火便成为祖先与后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渐渐的,香火成了连接阴阳的桥梁。

“三”与中华文化

这个事件越隆重,有关该事件的礼仪也就愈精细。就拿上香来说,干嘛一定要放三炷香呢?

就好像人走路的原因一样。当一种事物变成了一种常态,人们便很难对它产生兴趣,人们已经习惯了它,当它展现出它平时所不具备的能力时,人们便会表现出惊讶的神情。

这三炷香也有同样的威力,很多人都会在寺庙、道观上香,求个心安。

这其中隐藏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人是无三不成礼的,像是三顾茅庐,三足鼎立,中国的词语有三的很多。

这“三”字跟一部古老的典籍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道德经》中记载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能生万物,一切都与它联系在一起,所以“三”就如同一扇大门,大门的一侧,是一切事物的起源,而大门的那一面,却是热闹的人世界。

中国历代以来,能够理解“三”字的不多,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第一个用三炷香祭祀祖先的必然是一名贤明之士。

这些数据隐藏着一种智慧,只是大多数人不懂,并不能透过表面,看清其中的本质。他们只是将它当做一种习俗,按照它的行事风格行事。其实每一种仪式都包含着智慧和教育。

隐藏在“三”中的大学问

当然,“三”的含义是不断变化的,是不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道德经》中有一句话说得很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一直在不断地变化,而“变”才是世界的规律。而“三”,则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天地人。

三炷香,一炷为天,一炷为地,一炷为人。

古籍《怪异记》中有一个传说:有一个农民,他的妈妈去世了,而他的妈妈却是一个虔诚的人,她一辈子都在吃素念佛,她在临终的时候对他说,让他在床上立一块铜镜。

“为什么要立一面镜子?”

她温和地笑了笑,“镜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我们可以从镜子里,看到另一个世界。”

孩子听从了妈妈的吩咐,将那面铜镜放在了病床上,当妈妈死后,镜面上浮现出了一幅奇怪的场景。

母亲的灵魂缓缓从床上飘了起来,如同一道轻烟,飘入了镜面之中,紧接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就在镜面之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辉。

当她的妈妈坐在她的马背上时,她的面前突然多了一个牵着马的男孩。只见她的身形在丛林中若隐若现,突然一片云彩飘来,上了天庭。

迷雾消散,露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门户,上面写着“南天门”三个金色的大字。她微微一笑,随后化作一道光,消失在了空气中。

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在镜中看到母亲的魂魄,当他为妈妈穿丧衣的时候,却在床边的香案下面找到了一张纸条,母亲告诉他,以后每天都要上三炷香。

尽管这个传说中并未明确提到“天地人”,但那面铜镜与三炷香肯定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关联,只是由于没有严格的科学依据,所以还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佛教中的“三”

后来,这“三”字就与佛教的思想相融合。佛家有三毒“贪瞋痴”,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它包容万物的特质是分不开的。

不管是哪一种文化,一到中国大地上,就会扎根下来,并以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姿势出现在大家的眼里。

佛教的兴盛,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三”与三种毒融合,也产生了三种克毒的东西,佛门还为它们取了三种不同的名称:戒香、定香、慧香。

所以,佛门中人在烧香之时,都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贪、瞋、痴三毒不能犯,一定要有强大的意志,能够抵挡住这世间的一切毒素,以大智慧,引导所有人渡过苦海。

结语

这只是“三”含义的一小部分,希望大家在烧香的时候,能多思考,多点智慧,少点烦恼,收获属于自己的安宁和祥和。

2 阅读: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