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刘备,这位从一介平民到蜀汉开国皇帝的传奇人物,他的每一步都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却也留下了不少遗憾。其中,最为人扼腕叹息的,莫过于他错失的两位绝世高人——崔州平与水镜先生。
试想,如果当年刘备能够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那样执着于崔州平,或许历史会是另一种结局。崔州平,名崔钧,字州平,出身名门博陵崔氏,智谋与才华兼备,年轻时便已声名远播。他曾在袁绍帐下效力,为讨伐董卓立下不小功劳,但乱世的残酷与血腥让他彻底失望,最终选择归隐山林,推崇老庄“无为而治”的思想。
刘备与崔州平的相遇,充满了戏剧性。在建安十二年,刘备驻扎荆州新野时,与崔州平偶然相遇。两人从天下大势谈到治国之道,崔州平坦言汉室气数已尽,逆天而行只会徒劳无功。这番话让刘备既佩服又有些不甘,他诚恳地邀请崔州平出山辅佐,但崔州平态度坚决,留下一句“逆天行事,徒劳无功”后便拂袖而去。
除了崔州平,刘备还错过了另一位绝世高人——水镜先生司马徽。水镜先生不仅才识渊博,对天下局势有着精准的判断,还是诸葛亮的挚友,引领刘备拜访卧龙凤雏的关键人物。初见刘备时,他便一语道破刘备的弱点,指出其虽有关羽张飞这样的猛将,却缺少一位能定大局的谋士。然而,当刘备向水镜先生抛出橄榄枝时,他却委婉拒绝了。有人认为,水镜先生其实有意辅佐刘备,只是希望刘备展现出更大的诚意,但遗憾的是,刘备并未察觉这些暗示。
崔州平与水镜先生的拒绝,让刘备的访贤之旅充满了遗憾。他虽最终成功请出诸葛亮,但崔州平与水镜先生的智慧与战略眼光,却是他无法弥补的损失。崔州平精通天文地理,擅长战略规划,他比诸葛亮更看重天命,能够帮助刘备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冒险,为蜀汉保存更多实力。而水镜先生的加入,也可能为刘备带来更多深远的战略指导。
刘备虽得卧龙,却失崔州平;虽有水镜先生的点拨,却未能将其留下。这些错过的机会,成了蜀汉历史中的遗憾。如果当年的刘备能够更加敏锐地抓住这些机遇,或许他的统一梦想将不再只是空谈。然而,历史无法假设,刘备的错失,也成为了三国风云中的一抹唏嘘。
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不禁为刘备的遗憾而叹息,也为崔州平与水镜先生的智慧与选择而敬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乱世中的智慧与抉择,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中那些被遗忘的角落和可能性的另一面。
老李
崔州平,司马徽,孟公威等人,是那个时期的文化名人,并不是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