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归宿从不是命运安排,而是自己的选择

千山聊文学 2024-12-04 21:56:16
当我读完《归宿》小说后,第一次觉得书中的故事令我脑洞大开,又陷入沉思中…… 这本小说由瑞典女作家妮妮·霍克维斯所著,关注的是关于生命与尊严的题材。 小说以女主多丽特的视角,讲述她在50岁时单身未育,被认定为“无效用人”,于是被带到一个名为“单位”的特殊机构。 这里可以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只可惜这一切优待背后面临着全方位的被监控,将失去自由和尊严,甚至无条件捐献自己的器官以延续外面世界中“有效用人”的生命,直至身体的重要器官被“清空”。 多丽特之所以单身一是受父母观念的影响,二是遇到了渣男。 起初她在读高中时有了孩子,但母亲告诉她没有自力更生之前,不能要孩子;等她想要生孩子时,却找了一个已婚男人,却始终不肯和她结婚,就这样她等了很多年,直到快50岁,分手了才认清,可惜未婚未育,只能成为“无效用人”。 一旦进入特殊“单位”,她想要的伴侣、生孩子的希望也将落空,但命运总是捉弄人,现实又是残酷的。 她在特殊“单位”却遇见了真爱,并且怀孕生了孩子,只可惜一切都来的太晚了,此时她的命运已经不受自己主宰,有了孩子也只能送人,而爱人和她都将做出牺牲,他们的器官都要捐给“有效用人”。 读完后真的感到气愤,又悲凉,好在只是虚构的故事。 但想想虚幻背后也让人不得不思考,像小说的“单位”,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又存在现实中,特别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单身、未育的人还是较多的,人的价值也不可能以这些来定有用还是没用,否则就没有平等和尊重可言。 其次,现实社会中可能存在价值偏差和权力滥用问题,而像小说中的“单位”其实是被剥夺了人的尊严和自由。 这也让我觉得人要重视自己的尊重和自由,同时也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并不是以是否生育、是否结婚来定义的。 我想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其价值不应被简单地标签化或量化。 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尊严与自由,同时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心态,去拥抱这个多元而复杂的世界。

0 阅读:0

评论列表

爬蜡烛的蜗牛

爬蜡烛的蜗牛

4
2024-12-05 16:09

挺有看头的小说

今天的瓜

今天的瓜

2
2024-12-05 16:14

每走一步自己都要看好路

不

1
2024-12-05 16:30

感觉是很能引发思考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