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D谈理想one的舆论话题,我也讲讲自己的看法。
理想One新增复购权益略显狡猾,但其实不包括热销车L6也可以理解。这个新增不像是权益,更像是一个促销。权益应该是一个体系性长期性的权利,促销活动则是灵活的。
也许下次说清楚,是个促销活动,就更合适了。
至于理想One不能继续各种软硬件ota,我倒想支持一下理想汽车。
因为我觉得,ota在过去7年,从很多人过于不了解,但很多人过于期望,从一个极端跑到了另一端。
车就像主人,ota就像宾客。“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感情再好,该告别还要告别。
1 尊重技术进步
任何车的基础架构设计、智能硬件能力、传感器基础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几年前的半导体上,非要长出今天最时髦的软件体验来,那是对今天的最新的半导体工程的不尊重。
2 喜新厌旧是正常的
任何汽车公司,更重视新车型的技术开发而非老车型,是天经地义的。就像消费者,是不是一般也更在意自己新买的车?新的就百般照顾、各种花钱。老车则往往大事化小、省吃俭用。不要逼着企业和个人,去挑战人性的规律。这其实也是经济学规律,照顾新车的收益更大,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
同时,我建议以后各个企业大大方方和消费者把ota的规律和服务深度讲的清楚一些。幽幽怨怨的痴男怨女,起因一般都是因为不切实际的山盟海誓。
新能源发展到今天,豪情迸发的冲动客观上减退的差不多了,接下来要论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这是大规律。就像金庸和琼瑶只有一代,雨季不再来。
3 并没有要做ota永动机的契约
理想One的用户确实对理想汽车付出很多,帮助很大。这是客观事实,但这并不形成某种契约。
比如我今天如果公开吹捧一下大D,给他抬个轿子。并不意味着大D今后五年,每年欠我一顿饭。
理想One今天的软件比起当年理想One最类似的竞争对手的SUV,至少不差吧?比起理想One当年,进步是不是已经很大了?
当年理想One的产品力和价格,在同级别其实还不错,对不对?用户是因为喜欢这个车才买的,是不是?没有人是带着巨大的委屈感、付出感、牺牲感购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