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解散第2天,马克龙通电全国,24字不简单,中方收到求助信号
法国政府解散第二天,马克龙就发表讲话,我们该如何理解他所说的24个字呢?为什么说在此之前,中方已经收到求救信号了呢?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接受了总理巴尼耶递交的辞呈。这意味着总理巴尼耶所领导的政府,成为了近几十年来法国“最短命”的政府。
不过,从常理来看,巴尼耶政府的倒台是必然的,因为他本身就是马克龙强行扶持上去的,在之前的国会选举中,左翼和极右翼政治联盟分别是第一和第三大势力,马克龙所领导的中间派阵营暂时位列国会第二大势力,所以没有能力单独组阁。他们是靠着与其他的国会小党派合作,才勉强将巴尼耶推上台。
但只要左翼和极右翼势力联手,就能够轻而易举的通过针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这也是巴尼耶政府仅仅维持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倒台的直接原因。
这件事也充分证明了如果马克龙不和国会内的左翼或极右翼中的一方妥协,他将没有办法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这将会给马克龙剩余总统任期带来巨大阻碍。
而在巴尼耶政府解散的第二天,马克龙就通电全国,在这一过程中,马克龙表态,“要让政府采取行动,使法国成为一个更公平,更强大的国家”。
可以说,马克龙这24个字的表态不简单,因为想要完成这个目标是比较困难的,按照马克龙的说法,他的任务仍然是组建一个具有普遍利益的政府,并“让议会通过2025年的预算案”。
要知道,之所以巴尼耶政府被推翻,强行通过2025年的预算案就是导火索,现在马克龙还是坚持要通过预算案,这就意味着他现在可能还是考虑继续与国会内部的其他小党派进行合作组建联合政府,这样的联合政府地位恐怕比巴尼耶也强不了多少。
并且马克龙在执政联盟中融入太多小党派,也会加大他在处理内部分歧上的精力。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德国看出来。德国总理朔尔茨领导的政府就是一个多党派政府,该政府自成立以来就矛盾不断。到现在为止朔尔茨都没有找到长期维持执政的方案,所以马克龙这个时候需要考虑另辟蹊径,来维持政局的稳定。
其实,在此之前,马克龙已经向中方释放出了求助信号。在上个月的G20峰会期间,中法元首在巴西就举行了会晤。
马克龙当时就表示,法国坚持战略自主,愿秉持相互尊重精神同中方开展对话合作,妥善处理经贸争端,维护双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领域合作。
这就是在暗示法国需要得到来自中国的支持。要知道,按照法国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七月法国商业景气指数下降至94,工业指数下降了5%,建筑业指数下降了1%,服务业和零售业指数下降了4%。
这些数据说明了法国当前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未来法国还要面对特朗普重返白宫带来的经贸威胁,那法国除了主动同中国寻求合作,恐怕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现在,巴尼耶政府已经解散,马克龙要做的,不是如何推进预算,而是需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不然,不仅治不了标,更治不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