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把《不讨好的勇气》追完了,里面的故事发生在2015年,在那个机会非常多的年代,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是会去追求生活的更多可能,不像现在,环境所困,身不由己。
董润年拍职场戏是有一套的,没有那么多的想当然,呈现的就是真实的职场生态,同事相处都有讨人喜又讨人厌的一面。吴秀雅的勇气是骨子里就种下的,只是学生时代不吐不快的一时爽,让她在与周围人的相处上从一个极端跳入另一个极端,给自己立一个讨好型的人设,戴上面具去扮演这个角色,演得越好内心就越拧巴。而步入职场能够重拾回这份勇气,来自于她的实力,无论工作还是说脱口秀,她都不输身边的人,这是她的底气。
导演通过三个段落来展现吴秀雅自我觉醒、自我了解、自我需求的三个阶段。我很喜欢她身上不讨好又不讨喜的一面,不去讨好既定的社会准则,感情上不勉强,这种不勉强不确定多少会显得过于自我,就难免不讨喜,毕竟观众是开了上帝视角,她也是在这个过程里去经历后,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生活困境接踵而至,脱口秀输出调侃思考,旁白的画外音更像是Ai对剧情自动生成观察拆解,不带入主观情感去评析角色,全剧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互映,同时又带出脱口秀如今能被大众接受的本质。
好喜欢最后三集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冲。秀雅妈妈得病,生老病死的现实袭来,但她曾经也是一个渴望自由浪漫,遵循内心的个性女孩,但人不可能永远无病无灾,风平浪静,随遇而安。随着年纪增长,身体精力包括社会竞争力都会衰退,更渴求能够稳定有保障,没有经济基础,所有的热情都会被生活打败,她被规训了一辈子,希望女儿也可以“安稳”。
人不能太现实,也不能太理想。
史野身上最让人喜欢的是,他是一个情绪稳定,松弛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很懂得如何自恰,来寻求自我的舒服。但这种舒适区只适合自己,不适合两个人,不婚主义的背后是对长久感情的不确信。秀雅妈妈的一番话戳破了他对生活编织的美好泡泡。
我觉得史野没有为了成就秀雅,主动放弃晋级决赛的机会,他临场发挥这段是说给自己听的。重新反思所谓的自由纯粹,是否真的可以独立存在,很明显不可能。大大小小的困难,人际关系的复杂,各样的矛盾冲突,这才是生活的常态,一味地追求自由纯粹去摒弃世俗,“真实”的自己在逃避真实的社会,这是一种蒙蔽自我的障碍。
史野可以很快反思调整自己,在最大的舞台上直面内心的怯懦恐惧,不去为了名次,为了好笑讨好观众,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气。他没有气馁,也没有推翻否定自我,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找回对脱口秀的初心,说自己想说的,重新去追喜欢的女孩,才是真正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