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23岁的郁达夫逛青楼时对老鸨说:“给我找一个年纪最大,长得最丑,没人愿意要的姑娘来!“ 谁也没想到,这句惊人之语,竟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当时的中国,正深陷1919年辛丑条约的泥潭,国土被列强蚕食,国家尊严扫地。郁达夫,一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1913年远赴日本求学,亲眼目睹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繁荣,而祖国却仍在积贫积弱中挣扎。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内心无比煎熬。
五四运动的烽火燃起,郁达夫急切回国,渴望通过外交官考试为国效力。然而,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他落榜了,据说是因为有人贿赂考官。23岁的他,满腔热血无处挥洒,绝望之中,他走进了青楼,提出了一个让老鸨惊愕的要求。
在这里,他遇到了海棠——一个因安葬父母而卖身青楼,却因相貌丑陋而无人问津的女子。郁达夫对海棠的遭遇深感同情,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两人都像是被命运捉弄的天涯沦落人。这场意外的相遇,激发了郁达夫的创作灵感,海棠也成为了他小说中的主人公。
随着郁达夫的名气日盛,他与郭沫若等人共同创立了创造社。而海棠,也因他的作品被更多人知晓,甚至传出了郁达夫在大火中救她的佳话。最终,海棠得以脱离青楼,嫁给了一位秀才,迎来了新生。
一个落魄书生,一个风尘女子,在乱世中相遇,彼此成就了对方。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充满救赎与希望的童话故事。但在这背后,却隐藏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底层女性的悲惨命运。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郁达夫的落榜虽然让他失去了仕途的机会,却意外地开启了他的文学之路。然而,这“福”的背后却暗藏着买官卖官的腐败现象,让真正有才华的人报国无门。这不仅是郁达夫个人的悲哀,更是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悲哀。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思和批判的!
Easy Chinese Code
跟琼瑶知三当三后用个人经历赚稿费的本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