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一男子花240元买了4个大鹅,没想到兴冲冲地拿回家发现,大鹅是“”整过容“”的。大鹅的身上、脑袋顶上的鼓包全部被注射过肥油。再仔细一看,这哪里是大鹅,分明是四只鸭子…… 这天大力叔像往常一样来到附近的农贸市场采购。妻子早上出门前特意叮嘱他,想吃铁锅炖大鹅了,让他务必买几只回来。 大力叔心里盘算着,大鹅可不便宜,一只少说也得七八十块钱。 走进市场,大力叔被一个摊位前的喧闹声吸引了。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正在大声吆喝:“大鹅便宜卖啦!新鲜大鹅,60块一只,买三送一!” 大力叔眼前一亮,这价格可真是太划算了。他挤进人群,仔细打量着笼子里的“大鹅”。个头确实不小,羽毛也挺白净,看起来很是肥美。 “老板,这鹅保证新鲜吧?”大力叔问道。 “那当然!”摊主拍着胸脯保证,“今天早上刚宰的,保准新鲜着呢!” 大力叔又问:“怎么这么便宜啊?” 摊主笑呵呵地说:“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我们养殖场想回笼资金,所以搞活动,绝对是亏本卖!” 听了这番话,大力叔觉得很有道理。他想着买四只回去,自家吃两只,送亲戚朋友两只,正好。于是痛快地掏出240元,让摊主给他挑了四只最大的“鹅”。 回到家,大力叔迫不及待地要给妻子一个惊喜。他拿出菜刀,准备处理第一只“大鹅”。然而,当刀刃划开鸟皮的那一刻,大力叔傻眼了。 只见皮下冒出一股浑浊的油水,散发着一股怪异的气味。他赶紧仔细检查,这才发现所谓的“大鹅”浑身上下都是问题:脖子异常粗壮,像是被灌了什么东西;胸脯鼓鼓的,却摸起来软绵绵的没有韧性;最让人震惊的是头顶的鼓包,轻轻一按就会凹陷下去。 大力叔颤抖着双手,小心翼翼地剥开羽毛,这才看清楚眼前的根本就不是大鹅,而是一只被注水的鸭子!再检查其他三只,无一例外全是同样的情况。 大力叔又气又急,立刻给妻子打电话说明情况。妻子听后也是又惊又怒,要他赶紧去找摊主讨个说法。 大力叔二话不说,拎着四只“鸭子”就往市场赶。然而,当他气喘吁吁地跑到原来的摊位时,哪里还有半个人影? 周围的其他摊贩告诉他,那个卖“大鹅”的摊主早就收摊走人了。 大力叔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无奈之下,大力叔只好向市场管理处报案。 工作人员听完经过后,叹了口气说这种事最近时有发生。他们调取了监控录像,发现那个摊主是个惯犯,专门在各个市场流窜作案。 不法商贩先是给鸭子注射大量水分和油脂,使其体型迅速膨胀;然后通过特殊手法将鸭子的脖子和头部塑形,使其更像鹅的外形;最后还会在肉里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改变肉质口感,使其更接近鹅肉。 这种做法不仅欺骗了消费者,更严重危害了食品安全。注水肉含有大量细菌,极易引发肠胃疾病;而添加的化学物质更可能对人体造成长期危害。 事实上,类似的骗局在全国多地都曾出现过。据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上半年,全国就发生了超过200起类似案件,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万元。然而,由于这类骗局往往涉案金额较小,受害人单个损失不大,真正能被严惩的案例却寥寥无几。 面对如此猖獗的骗局,专家们纷纷给出建议:首先,消费者要提高警惕,不要贪图便宜。正常价格的大鹅一般在70-100元一只,如果价格明显低于这个区间,就要多加小心。 其次,购买时要仔细观察鸟的外形特征。鹅的脖子较长,头部较小,嘴扁而宽;而鸭子脖子较短,头部较大,嘴尖而窄。最后,可以通过触摸肉质来辨别。正常的鹅肉质地紧实有弹性,而注水的肉会感觉松软无力。 大力叔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追求美食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理性,提高警惕。只有消费者、商家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让我们携手行动,让这些坑蒙拐骗的行为无处遁形,还市场一片朗朗晴空。 信源:中国网三农2024.12.4《东北大哥260元买4只大鹅发现是鸭子冒充》 文中姓名皆为化名。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12月3日,一男子花240元买了4个大鹅,没想到兴冲冲地拿回家发现,大鹅是“”整
承载盘点
2024-12-13 11:50:4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