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不能太以色列”,“哈马斯钢管火箭弹”巴以冲突战时再起! 巴以冲突缘何而起,为何纷争不断,应当如何解决?一文带您看懂。 提起以色列,我们能想到的就是二战时期希特勒建立的纳粹集中营对犹太人的大规模屠杀和迫害。 在这种屠杀之下,不少犹太人人心惶惶,他们逃到美国(比如爱因斯坦、约瑟夫·门格尔等),流亡到世界各地。 二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那么被希特勒集中屠杀的犹太人就被摆在了正义的受害者的位置。 在那时犹太复国运动盛行,世界各地流亡的犹太人积极响应,他们认为他们千余年被排挤,到处流亡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因此这次他们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二战结束后英、美作为战胜国,巴勒斯坦地区在一战后一直是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在英美犹太复国运动的号召中,这两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1947年4月28日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全称《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 计划将世界各地的犹太人聚集到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也就是今天的以色列。 该决定可能有以下考量: 第一,欧美人信仰基督教,因教义信仰等问题自古以来有排犹太传统。巴勒斯坦地区原住民为阿拉伯人,其信仰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安拉是他们的神。 而犹太人是信仰犹太教,上帝是他们唯一的神而且具有排他性。 所以将以色列建国至巴勒斯坦地区其因宗教信仰问题必然冲突不断,这是基督教对犹太教的一种变相打压。 第二,当时格局世界主导着欧美国家不希望看到一个有统一信仰的团结的阿拉伯人,担心他们强大起来是一个威胁,因此将信仰与伊斯兰教互相排斥的犹太教的以色列建国至此,作为一个眼中钉刺在阿拉伯大陆上。 在联合国该决议的影响下,仅占巴勒斯坦地区人口数不足1/3的犹太人,被划分了56%的巴勒斯坦土地,而且分得的地方大多是土地肥沃或沿海地带。 但是占巴勒斯坦地区人口总数超过2/3的原巴勒斯坦人民被分到的土地仅占44%,而且还多是丘陵等贫瘠地带。 这当然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强烈不满,因此自以色列建国以来与周边阿拉伯人战争不断。 以色列作为一个外来户,却在欧美某些伊斯兰势力的影响下,在巴勒斯坦地区喧宾夺主,当起了小霸王。 因为以色列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无可调和,以色列为了完全统治巴勒斯坦地区,将巴勒斯坦人驱逐到贫瘠的加沙地区以期望他们自生自灭。 生活在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苦不堪言,青年失业率极高,困苦的条件加深着他们对恶霸以色列的敌视,组成了不少武装力量突袭以色列。 这其中就有哈马斯,哈马斯装备极其简陋但精神顽强,他们给钢管焊上尾翼,加上炸弹填充物制造廉价的“卡桑弹”,此外还有一些民用动力滑翔伞投弹,商用小型无人机偷袭等各种方式来攻打占领他们家园的以色列人。 “鸟中杜鹃,人中犹太。”杜鹃幼鸟为了自己能得到足够的食物,会在杜鹃妈妈外出捕猎时将其他同伴推下去摔死;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接纳了犹太人,其建国后却欲把阿拉伯人赶出这片土地,实在让人不齿。 以色列更应该致力于与阿拉伯人公平合理的划分土地,求同存异,和平相处,谋求共同发展,而不是对巴勒斯坦地区原住民的残忍打压。
“当人不能太以色列”,“哈马斯钢管火箭弹”巴以冲突战时再起! 巴以冲突缘何而起
子焓
2024-12-18 09:42:4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