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位到车位带来什么?和大家聊聊目前各家的技术差异|12月,华为ADS正式

飞机先生啊 2024-12-29 19:47:08

车位到车位带来什么? 和大家聊聊目前各家的技术差异|

12 月,华为 ADS 正式推送车位到车位。

现在目前公开全量交付以及带有内测版本的国内有四家,包括华为 ADS、小米、小鹏以及理想。

★各家都是静默记忆路线,但体验会有区别。

现在大家的路径比较类似,都是采用用户静默记忆一次路线+端到端的通用能力组合完成。

现在记忆的痛点是:地库一进一出,本质需要记忆两次。其次是能不能打破固定车位的限制。

虽然大家都是靠“记忆”路线,实际用户体验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

比如如果只记忆用户的行车轨迹、用较低的安全速度、复制固定车位。虽然也是车位到车位,但解决用户的痛点需求并不高。

比如华为的记忆更像“建图”,而且有云端能力,地库行车更佳灵活,甚至被堵住可以不按照固定轨迹来通行,如果固定车位被占位,也可以漫游找位,甚至也有 POI(兴趣点)车位。

华为更极致开发了一个代客泊车 VPD 路线,依赖官方采图和手机端实时远端控制能力,可以无人远程召唤、远程挪车、自主找车位,还有尊界在传感器上用了 3D TOF 摄像头,也是在解决“建图”的难点。

比如小米最早第一个版本用了端到端做地库行车能力,有了一个更类人的通行速度,现在最新的版本加上了 VLM 识别地库复杂环境,一季度马上也实现漫游车位。

所以大家看起来都是车位到车位的能力,但实际的区别还在“建图”能力以及各家“端到端”的行车能力,这些都直接关乎到用户真实体验。

★车位到车位是场景能力,端到端是技术能力

车位到车位的本质区别是,车位到车位是一个是场景能力,端到端是一个技术能力。如果你只有场景能力没有打通技术能力,用户根本不会用,没法打破体验限制。

未来两个能力组合无论对供应商和自研车企都有更大的底座能力的需求,其实也加大了这场车位到车位竞赛入场券的上限...

0 阅读:100
飞机先生啊

飞机先生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