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罪人不该是王道士,而是那个悲哀的时代

宏阔历险记 2025-01-09 15:07:01
或许大部分没有来过莫高窟的人都听说过一个故事:1900年,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偶然发现一个秘室。打开门后,他发现这里藏着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的各类文献资料和艺术品,数量多达五万余件。令人痛心的是,之后的十年间,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桔瑞超、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纷纷来到中国,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得大量文书和文物,近四万件精品就此流失海外。 【王圆箓真的是历史罪人吗?】 但事实是,1900年的王圆箓,是一个刚接手莫高窟没多久的道士,也是他四处向官府报告此发现,甚至亲自载着一箱经卷,到酒泉去献给安肃道道台廷栋,却未得到清政府一丁点的重视,更别说保护了。 廷栋甚至将部分藏经洞经卷赠送给比利时好友,这个比利时人到达新疆后,又将所得卷子分赠给在新疆的长庚将军。这时,莫高窟已在新疆的外国人中传开了,闻风而来敦煌探宝的第一人就是斯坦因。 拿着官府文书的斯坦因找到王圆箓,王圆箓虽有犹疑,但在斯坦因的循循善诱下,在官府文书前,一个历史的小人物,一个完全不知这些敦煌遗书对于后世中国重要性的道士就这么同意将30箱敦煌文物卖给了斯坦因,得到200两银子。但他一分钱都没用在自己身上,而是用来重整莫高窟。 今天,我们将全部责任扣到王圆箓身上,对他是否公平?在对待文物保护不像今天那么重视的清末,连官府都不闻不问,你让一个小小的道士如何保护?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伯希和真的是强盗吗?】 第二批藏经洞文物是被法国人伯希和购得,即使斯坦因已拿走大量的藏经洞宝藏,但伯希和仍购到了经卷文物六千余卷。 伯希和为何人?一个学识渊博的汉学家,他凭着深厚的汉学功底和丰富的考古知识,把藏经洞中剩余所有的遗书全都通阅了一遍,最后挑出他认为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且将其带到北京与王国维、端方一起研究。此外他还为莫高窟数百座石窟编排窟号,并拍摄许多石窟内部塑像和壁画的照片,是第一位对敦煌石窟做全面记录的学者。 回到法国后,他花了10年时间,出版了6卷本的《敦煌石窟》。而常书鸿正是在法国看到了《敦煌石窟》,惊讶于书中的莫高窟艺术,作为中国人,他此前竟对此艺术宝库一无所知,也是此机缘他义无反顾回到中国,来到莫高窟。

0 阅读:113